节点文献
如何有效进行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工作
【关键词】 ;
【正文】计算机专业从一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一门热门专业,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它。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是构成这一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职业高中对应的专业人才方面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我们不改变以前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落后很多,我们的学生将很难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如何有效进行职业高中计算机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及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进行思考的。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提出几点关于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想法,期望能够为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做出一些努力。
一、教材的选择
1.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
计算机的各种软件应用教材非常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知识基础一般相比较差,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适合他们,也不能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热门软件就要求他们必须全部去学,一方面没有做到精,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很多教学资源。我认为针对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教学时首先应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难度不大且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进行开展,学校为此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相关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学生感兴趣的的一些知识,比如FLASH动画设计,PHOTOSHOP图象处理等相对来说课程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力上也比较容易接受。相比较而言,我们开设的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一个班级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听懂程序,分析问题和程序设计的思路不明确。原因其实很简单,由于学生们的数学功底比较薄弱,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不能理解和领会,做程序时就无处入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不是必须要掌握一种计算机语言呢?我认为不一定,需视个体而定。个别学生在语言方面有特长的老师要及时予以帮助,其他学生若很难理解我们可以及时安排他们学习别的计算机知识,而不要一味要求他们必须去学习计算机语言。
2、选择适合市场需要的教材
职业学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专长,基本要熟练掌握一种计算机技能。如果说计算机教学一定要顺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毕业后生存的能力和竞争力,我们也可以根据需求开设一些课程,比如“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等,让学生基本获得一门生存的技能,让其成为社会人才构成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在选择教材时一方面要适合学生,另一方面更要顺应市场的需求。OFFICE办公自动化以及打字,可以说是很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和操作,实际应用很广泛,对学生要求也不是很高,对于一些学生可以往这方面进行培养;网页设计相对来说难度也不是很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也比较感兴趣,当前市场的需求也很好。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社会需求前景广阔,大力开展这些课程,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成为熟练的、专业的人才,进入社会后他们也会有比较高的竞争力,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或创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授课时不能一味的只上理论课,忽视上机课,应该给学生留够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我们在安排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时不能采取放任式的,而应该采取及时加以引导并给予及时帮助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掌握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只会按照老师做过的方式方法去做,机械的进行模仿操作。老师在进行上机课演示时应将比较难懂的、不宜掌握的操作先操作给学生看,待学会后告诉他们还有几种方式可以实现,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学习好得多。我自己在教学时,理论课中讲解的知识点,在试验课上必须让学生去做一次,否则理论知识永远是空架子,没有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要比英语,数学等更容易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如果在授课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学习兴趣培养出来后学生基本就能掌握好这门课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精心的备好每一次课,设计好自己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过程,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时他们才能更主动的去进行学习,才能更容易的接受知识;学生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不仅学生会很累,不愿去学习,老师的工作压力及思想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大。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让声音和文字更形象化、具体化,吸引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把一些抽象的语言用图像展示出来,这样既节省了老师的时间,又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知识,也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中的非智利因素
职业学校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如果想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基础专业人才,那么学生的非智力培养就变得很重要了。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习兴趣不易激发,学习兴趣易转移,对非正当事物充满兴趣,意志薄弱,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迷惑等等,通过自己工作的总结,我认为以下方式是有效的:
1、鼓励式学习
我们的学生以前学习成绩差,被家长和老师忽略,造成了自卑的心理,使得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没有清楚的认识。我们如果这时候不去鼓励他们,激发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渴望,就不能很好的让我们的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让自己成才的信心。我们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发现学生在计算机专业中有特长的一面我们要合理有序的引导他、帮助他进行学习,让他能够及时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鼓励他们去勇敢实现自己的理想。
2、培养对计算机的兴趣
一开始很多学生来到我们学校认为每天都应该上计算机课,而且是上机课,这样他们就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结果几周下来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所想的不一样,于是他们就开始逃课,旷课。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的加以引导,通过各种场合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工作。
对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我们要想教育好、培养好我们的学生,不能仅让他们掌握计算机技能就可以,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两者相互促进,使得他们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国家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目标也应该跟随社会的需求而变化。我们在教材的选择上和教学方法上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教材的选择
1.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
计算机的各种软件应用教材非常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知识基础一般相比较差,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适合他们,也不能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热门软件就要求他们必须全部去学,一方面没有做到精,另一方面也浪费了很多教学资源。我认为针对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教学时首先应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难度不大且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进行开展,学校为此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相关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学生感兴趣的的一些知识,比如FLASH动画设计,PHOTOSHOP图象处理等相对来说课程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在思想上、能力上也比较容易接受。相比较而言,我们开设的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一个班级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听懂程序,分析问题和程序设计的思路不明确。原因其实很简单,由于学生们的数学功底比较薄弱,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不能理解和领会,做程序时就无处入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不是必须要掌握一种计算机语言呢?我认为不一定,需视个体而定。个别学生在语言方面有特长的老师要及时予以帮助,其他学生若很难理解我们可以及时安排他们学习别的计算机知识,而不要一味要求他们必须去学习计算机语言。
2、选择适合市场需要的教材
职业学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专长,基本要熟练掌握一种计算机技能。如果说计算机教学一定要顺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毕业后生存的能力和竞争力,我们也可以根据需求开设一些课程,比如“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等,让学生基本获得一门生存的技能,让其成为社会人才构成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在选择教材时一方面要适合学生,另一方面更要顺应市场的需求。OFFICE办公自动化以及打字,可以说是很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和操作,实际应用很广泛,对学生要求也不是很高,对于一些学生可以往这方面进行培养;网页设计相对来说难度也不是很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也比较感兴趣,当前市场的需求也很好。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社会需求前景广阔,大力开展这些课程,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成为熟练的、专业的人才,进入社会后他们也会有比较高的竞争力,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或创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授课时不能一味的只上理论课,忽视上机课,应该给学生留够足够的上机操作时间。我们在安排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时不能采取放任式的,而应该采取及时加以引导并给予及时帮助的方式,让他们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掌握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只会按照老师做过的方式方法去做,机械的进行模仿操作。老师在进行上机课演示时应将比较难懂的、不宜掌握的操作先操作给学生看,待学会后告诉他们还有几种方式可以实现,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学习好得多。我自己在教学时,理论课中讲解的知识点,在试验课上必须让学生去做一次,否则理论知识永远是空架子,没有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课程要比英语,数学等更容易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如果在授课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帮助,学习兴趣培养出来后学生基本就能掌握好这门课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精心的备好每一次课,设计好自己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过程,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时他们才能更主动的去进行学习,才能更容易的接受知识;学生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不仅学生会很累,不愿去学习,老师的工作压力及思想压力也会进一步加大。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让声音和文字更形象化、具体化,吸引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把一些抽象的语言用图像展示出来,这样既节省了老师的时间,又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知识,也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中的非智利因素
职业学校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如果想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基础专业人才,那么学生的非智力培养就变得很重要了。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习兴趣不易激发,学习兴趣易转移,对非正当事物充满兴趣,意志薄弱,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迷惑等等,通过自己工作的总结,我认为以下方式是有效的:
1、鼓励式学习
我们的学生以前学习成绩差,被家长和老师忽略,造成了自卑的心理,使得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没有清楚的认识。我们如果这时候不去鼓励他们,激发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渴望,就不能很好的让我们的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让自己成才的信心。我们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发现学生在计算机专业中有特长的一面我们要合理有序的引导他、帮助他进行学习,让他能够及时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鼓励他们去勇敢实现自己的理想。
2、培养对计算机的兴趣
一开始很多学生来到我们学校认为每天都应该上计算机课,而且是上机课,这样他们就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结果几周下来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所想的不一样,于是他们就开始逃课,旷课。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及时的加以引导,通过各种场合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工作。
对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我们要想教育好、培养好我们的学生,不能仅让他们掌握计算机技能就可以,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两者相互促进,使得他们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国家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目标也应该跟随社会的需求而变化。我们在教材的选择上和教学方法上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 【发布时间】2023/5/29 18:42:57
- 【点击频次】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