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花开有“思”

 

【作者】 何艳红

【机构】 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学校推行的 “一案三性四环节” 的教学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那么如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怎样对待例题的教学呢?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讲解例题,并没有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不能掌握例题的内涵,也无法实现“质 ”的飞跃。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应怎样去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反思:
  一、反思解题的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原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底长为6;求周长。对此题学生能很容易的给出答案,如果我们就此打住,对于学生来说就只会做这一个题,起不到提升能力的效果。如果我们将此题进行一题多变,如: 
  变式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4,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与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有利于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变式4 :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由数字的运算到字母的讨论,对学生的能力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变式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4。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象。(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y﹤2x的理解运用,是完成此问的关键)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反思学生的易错点,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七年级的一位老师在讲完单项式的系数后,出了这样一道题:说出∏x y2的系数? A学生的答案是“”,老师一看:错了!于是马上请B同学回答,他的答案是“∏”,老师就让他说一说理由:……。A同学的答案的确错了,怎么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又怎样纠正呢?如果我们的例题教学能抓住这一契机,并就此展开讨论、反思,无疑比讲十道、百道乃至更多的例题来掌握单项式的系数要好得多,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三、反思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 
  纵观整个解题过程,我们会发现它并非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如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就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总之,解后的反思使方法、规律得到了及时的小结归纳;解后的反思使我们拨开迷蒙,看清“庐山真面目”而逐渐成熟起来;在反思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分享,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在反思中学习之花开的更加绚丽。
  • 【发布时间】2023/5/29 18:41:41
  • 【点击频次】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