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点滴思考与尝试

 

【作者】 宋红军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创设活动  生活积累 
  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但是“作文难”的问题目前仍然比较普遍,作文教学费时费力的情况仍然有待进一步改
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现将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梳理如下。
  一、扩大阅读面,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为作文创作积累素材。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老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扩大阅读要重视向课外扩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图书、报刊、杂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读书班会或校园文学主题活动,让学生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或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勤做记录,喜欢做摘抄笔记,坚持写好日记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二、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生活内涵,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三、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点。要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
  第三、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写作的构思过程,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的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四、多鼓励,多反馈,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不管是造句还是仿写段落,甚至是日记和小作文,及时给学生们恰当的反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如学生定期交上来的日记,我们在翻阅的过程中就好像在面对面听他(她)在讲,发自内心的沟通会激发我们心底的爱,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我们要用心看他们的故事,用心给他们反馈。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需要更多的鼓励,因此,我们要把看到的优点和感受写下来让他(她)看到,把不足之处也委婉地指出来,这样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写作焕发出更大的热情。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积累词汇、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我们要用更多的陪伴与付出帮助学生们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五、注重作文的评价,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适当地欣赏学生,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确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对学生的文章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即使表扬,能让这样的学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因此,教师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功,能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作文教学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指引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学中争取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学生、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创作灵感的火花激情迸发,愿他们的写作在这宽广无比的创作天地里,自由的发挥,自由的驰骋,自由的翱翔,自由的创造。
  参考文献:
  [1]邵裕仁.作文教学多法激趣的尝试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06
  [2]陈丽.小学趣味作文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21.10
  • 【发布时间】2023/5/29 18:35:54
  • 【点击频次】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