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化学课堂激趣六法

 

【作者】 曹学明

【机构】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中通过挖掘教材的有趣之处,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小组竞争激励机制,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新奇多变的化学实验,以及课后丰富有趣的家庭小实验等多种方法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化学,爱学化学,最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课堂    激发兴趣   化学质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中,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有趣之处。
  新课程的化学教材中,内容做了较大的修改,删减了一些晦涩难懂、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纯理论内容,相应地增加了一些趣味性、可读性较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内容。如化学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便认识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离不开化学,感觉到了化学的重要性;学习了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灭火、白磷在水中燃烧、酚酞遇碱溶液后变红等性质后,学生体验到了化学的神奇;认识了食物中的有机物后,学生知道了如何去保健、减肥,学生体验到了化学的实用性。类似这样的有趣内容在初中化学中是很多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提炼,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二、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激趣效果。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教师可课前演示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或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急切地产生一探究竟的探究欲;学习金属的锈蚀时先给学生展示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片,再设疑铁是如何生锈的?很快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马上产生寻求铁生锈原因的冲动。通过这些合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问题情境,学生便兴趣高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
        三、走进生活,体验实践乐趣。
  新课程的内容中增加了许多探究内容,我们应该不断的尝试用“做中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如在探究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哪个更高的问题时,虽然学生从生物课上已经知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大,但学生从未亲眼见到过这种变化,当我让学生自备废弃注射针筒在课堂上向澄清石灰水推气和用玻璃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学生马上获得直观体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更高,因为用嘴吹气后的石灰水变得更浑浊。又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我让学生自备家中的纯碱和食醋,当让二者在具支锥形瓶中混合时,立即有许多泡沫从导管喷出,将桌上的燃着蜡烛熄灭,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不适合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也理解了灭火器的工作原理,更通过对比掌握了碳酸盐与酸是一定可以反应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二氧化碳灭火原理的认识。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嘴,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想,并分组实验、讨论、调查和研究,最后总结出结论,教师所做的就是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定,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这样做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优秀的考试成绩,而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竞争激励,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往往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对学习取得成功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就给予肯定,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就能更好的提高学习的兴趣,产生非凡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的机制。比如在课堂中我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模仿电视节目“幸运52”,小组回答问题有抢答、必答、专人答等多种形式,实行积分制,一周后分数最高者将会奖励增加一次“化学开放日”自主做实验的机会,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幽默风趣,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实验证明,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接受知识非常快,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激情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要敢于和学生说笑话。天南的、地北的、国内的、国外的、与化学有关的、无关的。有的学生说水是由H2 和O2组成的,我说“那坏了,H2 和O2是气体喝一口你就飘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飞机的感觉,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会飞向美国了。同学们想,如果在空中点火抽一支烟,什么结果?”,同学们吆喝“爆炸”,因为H2和O2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说那只有唱“伤心太平洋”的份了,学生哈哈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马上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学习上,同时学生也牢牢的记住了水的组成。
        六、借助媒体,拓展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感。根据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发挥电化教学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尽量把静止的东西变成活动的东西,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快感,唤起求知欲,引起对所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
  • 【发布时间】2023/3/28 16:33:25
  • 【点击频次】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