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体验式教学

 

【作者】 孔令燕

【机构】 曲阜红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验式教学需要创设情境,强调身体的参与,重视直接经验,倡导学科的整合。
       关键词:体验式 教学  表现
       近年来,通过阅读有关课程改革的书籍,对照着新课程标准,再回过头来思考,我深深地感受到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这种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停的体验、感悟,才能逐步发现问题的实质,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当然这也是与以往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自由推进,让学生主动经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真知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功快乐。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我认为体验式教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体验式教学需要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教学课本内容会枯燥、乏味,学生学的也机械被动,因此我认为教学时要想尽各种办法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学习之门。比如:从学生熟悉和喜爱的身边事物入手,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游戏、比一比、议一议、动动手等活动的开展可以是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进一步教学做出铺垫。
        二、体验式教学强调身体性的参与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先在一个大圆筒的壁上画上斑马线,在中间有一个转盘,转盘的两边分别有一个箱子和一个锁链。然后把一只猫放在箱子里,只让它露出脑袋;给另外一只猫的脖子上套上锁链,靠它的走动带动转盘,使箱子里的猫也跟着转动,这样两只猫在圆筒里不停地转圈来认识斑马线。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空间和时间里,那只能走动的猫比箱子里的猫学得好。这是因为:箱子里的猫是被动的学习,它只能用眼睛看、用脑思考,而没有主动权。另一只猫就不同了,它可以用多种感官来学习。学生就像那只能走动的猫一样,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用眼看、用脑想、动手试一试,还可以与同学交流等。课下调查学生:“你们喜欢这样的课吗?”学生都说喜欢,原因大致相同,都是因为在数学课中动手操作机会多。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知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以及人格等领域,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领悟,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体验式教学重视直接经验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体验式教学离开直接经验,教学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法进行。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标准上将,就是把学生的成长中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教学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在关于面积的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要想知道报纸的面积,必须在报纸上铺满面积单位,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就是报纸的面积。然后学生又感受到全铺太麻烦,只摆一行一列就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这就是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直接经验进行改造。后来通过观察前面的计算,学生又发现摆面积单位也太麻烦,只要测量出长和宽就能算出面积。再次对自己掌握的直接经验进行改造、发展。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教师并没有干涉学生的想法和过早地给出公式,而是使学生在层层推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深刻的理解了所学知识。
       四、体验式教学倡导学科整合教学
  数学课程同其他学科息息相通、密不可分。在教学活动中,文中插图含义的理解,对解决问题的审题分析等都与语文、科学、社会、美术等学科的知识互相渗透、融合和跨越。毋庸置疑各学科教学和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能让学生时时处处感悟、认知,体验到数学知识、技能的乐趣和作用。
  总之,体验式教学能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从产生疑问到动手操作,又到评论结果,再到知识的迁移,最后到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适合学生的年龄阶段,注重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符合新课标的教育观、发展观的理念,更让学生有效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 【发布时间】2023/3/2 13:32:49
  • 【点击频次】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