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用真诚的爱给后进生注入前进的动力

 

【作者】 党玉军

【机构】 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区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爱与责任是师德素养的精髓,它体现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课堂教学中;凝聚在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怀里,升华在对后进生真诚无私的爱上。教师真诚的爱可以给后进生注入无比强大的前进的动力。给予学生以真挚的师爱。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告诫我们要懂得去爱学生,尤其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尊重他们,对他们热情关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著名教育家马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搞好教育工作,对后进生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把爱洒向每一个后进生,使他们和其它同学一起前进,这是教师的责任。
  一、爱的基础——多理解和尊重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理解和尊重学生是后进生的内驱力。对待后进生,不能因为他们的缺点多,就冷淡、疏远他们,而应抱着赤诚的心去接近、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要给他们更多的爱,维护他们的尊严,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不点名批评,甚至揭老底。后进生,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整天好像无所事事。另外,这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性较差,不思上进,甚至犯有严重过错。但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情绪对立,不听管教,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等等。凡此种种,原因在于一是缺乏亲情的温暖、家庭教育的缺失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使得他们自尊自傲,又自卑自弃;二是这些学生意志力薄弱,养不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仅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凑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健康的方式对待他们,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用爱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爱的技巧——多表扬和鼓励
  一般来说,学生喜欢被老师表扬,后进生更是如此。如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注意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公平的,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大家都知道,学生成为后进生不是突发的,后进生的转化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树立自信心都必须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因此,教师要经常抓、反复抓、要有耐心。后进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要过早下结论,要允许他们说明原因,耐心教导他们,引导他们慢慢改正。即使后进生与教师发生了对抗,教师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多做自我批评,多于后进生谈心,设法消除其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育者决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工作中要细心观察和综合分析后进生,找出影响他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设计好转化方案,用耐心等待的态度,不断跟踪教育,以理服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勤”,因为“勤”对后进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做到“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环节和机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确实用心良苦,从而达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效果。
  三、爱的精髓——多信任和支持
        后进生各方面表现都较差,他们听到的常是批评,遇到的事周围的人们不信任的目光。教育转化后进生,教师首先要相信他们,让他们有发挥特长的场所,有发表见解和表现自身才能的机会。大多数后进生有着被人理解、被人关心的渴望。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不仅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还要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为了走进他们加大了关怀力度而对他们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关爱后进生心灵和思想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高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这是一种真正的爱,从而促使他们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对后进生提高要求还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我班有一位学生,他既顽皮又淘气。后来我进行了几次家访,了解到该生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在做生意,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对孩子的学习从不关心,渐渐让孩子养成了不学习的坏毛病。在学校,同学也看不起他。于是,我及时联系他父母,让他父母端正态度。他平时在学习中虽然无精打采,但上体育课时却生龙活虎。于是我让他当体育委员。在学生运动会中,我鼓励他代表班级参加短跑比赛,结果拿了一个全年级第一,这证实了他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并让他知道自己并非一无所长。此后,我鼓励他学习上若能像爱好体育那样,成绩一定会进步。从此,这位学生有意识地帮助同学扫地,帮老师发作业,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我在班里表扬了他,最终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转变成了优秀生。
  四、爱的升华——多温暖和体贴
  后进生自卑感强,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低人一等,因而放任自由。因此,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心和体贴,作为教师,更应该将立足点完全转移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与之同呼吸,共悲欢,品味求职的艰辛和幸福。因而对后进生,教师要多一份关心和体贴。关心,就如春风吹开后进生的心扉,信任和尊重就像一阵细雨慢慢的、悄悄的滋润着后进生的心田,让他们的内心涌动起一股暖流,一股上进之流。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于短处,使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真诚的体贴与关怀,体验到自身价值。
  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教师要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信念。有了这种信念,再辅之以循循善诱的工作态度,细致人微的工作精神,用“蜡烛”精神照亮他们,像黑夜的“航标”指引他们,像“春蚕”一样启迪他们,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温馨、和谐、团结、关爱的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后进生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寻求沟通教育的切入点。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做到多沟通、多鼓励、多正面疏导,为其指明正确的方向,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 【发布时间】2023/3/2 13:30:46
  • 【点击频次】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