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教好小学数学

 

【作者】 聂绪梅

【机构】 铁厂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算术启蒙教育的进化,是对数学逻辑与运算方法的起始教育。这个阶段看似简单,其实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跑线。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个人就我的教学经验 谈谈如何教好小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  方法  基础   兴趣   能力
        一、建立有趣的数学课堂
  1、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2、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数学新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追求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
        课堂是一个有生命的地方,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一个整体,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俗话说得好:变化总比计划快!由此可见,如果课堂上只靠教师课前单方面预设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就会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和不可预设性,教师都不应该有所回避或者加以掩盖。教师应勇于探索和遵循数学学习的规律,让课堂的四十分钟体现出真正的价值!情境创设应来自真实的资源获取。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教师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课堂在情在景中发展深化。一些数学课堂,教师利用丰富的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后,确实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不乏出现了一些“走过场”、“重形式”的数学课堂,其实质并没有起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喜欢看一些形象直观、新鲜刺激的事物,教师千方百计创设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很多数学课堂这样的情境创设恰恰失去了它应有的真实性,效果并不明显,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三、培养学生独立性
  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四、提前备课教学设计
  教师是课前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设计教学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是创造性的工作。要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过程,灵活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教学设计完成后,要进一步熟练,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既受教学设计的“约束”,又不受其“束缚”。
  五、充分利用教材,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书,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还要做到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再加工,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 【发布时间】2023/1/4 15:03:54
  • 【点击频次】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