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小策略

 

【作者】 林雪梅

【机构】 博白县东平镇长新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迪智慧、锻炼才能的一条主要途径。
  基于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获得了些许经验,现将自己的做法及总结如下:
  一、 首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活学生读书的欲望,尽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故事或问题引趣。把一篇篇幅较大的读物缩成一个故事讲出来,或提出一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引出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探究原著。如引导学生读《水浒传》,我先讲本书一个人物的有趣故事,然后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个人物,也给大家介绍介绍。再如引导学生读《儒林外史》,提出问题: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老师看谁读书仔细,对保尔这个人物理解的透彻,老师将给你加两颗星。
  2、巧借课文激趣。例如:教过《跳水》一课,问:同学们还想了解托尔斯泰写的其它有趣的故事吗?那就请你看《列夫托尔斯泰文集》吧。再如教过《草船借箭》,问:同学们还想知道诸葛亮更多的故事吗?请你看一看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好不好?
   3、定期开展阅读汇报课及利用课前课外阅读点滴交流。让学生谈课外阅读情况、谈体会,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情趣。如比一比谁读的书多,谁了解的故事多,谁认识的人物多,并结合各类文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教师可以统一指导的读物。一是要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二是班级可以统一订购一两份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报刊,或从图书馆统一借阅一种图书,做为统一指导的读物。
  (2)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 ,我也给予宏观上的指导, 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
  (3)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积累有关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习了课文《跳水》后,介绍学生自读托尔斯泰的另一篇文章《炮打鲨鱼》,进一步体会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同人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了课文《海上日出》后,指导学生搜集各种写日出的文章进行阅读,欣赏不同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运用迁移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给学生“三读法” 
  A、浏览性的泛读法。B、进行速读训练。C、品味性的精读。
  3、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A、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B、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C、写读书笔记。 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D、做卡片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E、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3 、有计划地、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从教材扩展延伸。我们除按进度读好自读课本外,还可以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如学过《狼牙山五壮士》,为进一步学习革命烈士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推荐长篇小说《红岩》。学过《蟋蟀的住宅》,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我们可以推荐一些生物小品文。
  (2)从体裁考虑,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刊杂志,如可以引导学生读学生版的四大名著。
  (3)从时间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报刊,假期时间要安排篇幅较长的读物。
  4、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即教会学生做笔记。俗话说:好脑袋不如个烂笔头。一是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二是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三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四是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三、推动班级阅读活动的一些做法
  (一)规划班图书角,定期充实图书   
  学期开始,就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图书角益处大,调动每个同学为充实图书角献计献策,并定期鼓励学生充实图书角,如每人每月带一本课外书送到图书角。
  (二)善用阅读课
  我们每周有一节阅读,我将这一节阅读课分阶段地根据需要安排了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汇报课及课外阅读活动课。
  1、阅读指导课
  教师选择一本书,首先自己认真阅读,写好读书笔记,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然后指导学生阅读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
  2、阅读汇报课
  A、学生准备汇报提纲   提纲包括:(1)阅读的书名、作者、出版社或文章题目、作者。(2)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3)主要收获:包括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思想教育及其它知识等。(4)疑问、困难或建议。
  B、学生汇报,教师调控
  C、汇报的形式要多样化,以学生口头谈收获、体会为主,但也允许采用其他形式,使之乐于参与,增强效果,如背一背,画一画,写一写,谈一谈等。
  3、课外阅读活动课
  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能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举行朗诵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座谈会、读书知识会、辩论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
  (三)对课外阅读狠抓落实
  首先时间要落实,特别是学生自由阅读时间要切实落实,每晚回家至少读40分钟的书,其次指导课、活动课、汇报课也要落实好,不论上什么课,教师都要用心备课,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 【发布时间】2023/1/4 14:59:26
  • 【点击频次】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