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通用技术课的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王 冲 李 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针对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地位和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活动化过程、教具设计、课堂交流、学生评价四个方面阐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施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课程改革  通用技术  地位特点  教学策略  活动化过程  教具设计  课堂交流  学生评价 
        一、 高中通用技术课的地位特点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精神,这门课程的开设体现出我们国家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特别是《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出现,更显示出国家对高中通用技术课开设的重视,同时,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开设也给我们一线教学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以学生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强调各学科、各种工具、材料等技术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以此为基础,通过新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教学科目,教育改革是推动其发展的第一要义,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教育理念推动着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教学内容的革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通用技术”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概念,其全新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方面都与原来的其它学科有了重大突破。
  通用技术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集中反映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学生未来生活必备、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内容,也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选修模块的基础。《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都是围绕着“设计”这一主题展开的,《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技术与设计2》中的“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设计,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应用性,实施条件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借助于生活中的大量案例、实验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 高中通用技术课的教学策略建议
  1、设计活动化过程,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师对设计教学过程的把握程度。学生能否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取决于新知是教师的“给予所得”还是自身“探求所得”。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把通用技术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提高学习活动效率。
        比如《结构与设计》一章的教学,可以借助于非常经典的建筑“鸟巢”先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体验,同时针对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提出”我们应该怎样让“建筑”设计的更加合理坚固”的问题,然后以“探索式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技术实验”,探索影响结构强度稳定性的因素,最后进行自我总结提升。
  在以上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思考——实验尝试探究——总结提升等环节。在这些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性实验活动,让他们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有所发现,并能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掌握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提高学习活动效率。
        2、开发教具,让学生实践应用。
        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重难点的把握与化解。教学过程要重点突出,难点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迎刃而解,达到教学预期的目标,实现教学的成效。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开发教具很有必要。
  在《结构与设计》一章的教学实践中我就设计了这个教具。课前,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合理的开发教具,可以节省教学许多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开发教具一定要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尽量让学生探究尝试制作过程。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包含教师课前的有效准备,如果教师有配套教材的多媒体课件,能清晰展示课堂教学作品,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作用。 
  3、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实施有效的分工合作。
        高中通用技术有效的课堂教学还需要设计恰当的交流学习活动。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到课堂交流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和发现,以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样的交流对有效教学非常重要,以学生的视角来解决学生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会使得更多的同学加以接受。同时,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授外,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包括小组交流时同伴的发言,学会从同学的发言中吸取好的、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的积极因素。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中去,引导他们借助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分析,引导他们以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一系列必要的课堂交流,让学生在立体互动的课堂中充分表达每个人的观点,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回顾小结来巩固课堂认知;通过合作探索、实践操练来验证本领的掌握。每个活动环节教师应积极地充当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给他们以点拨和引导,既将新课标的理念加以贯彻,同样课堂教学效率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4、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激励。个性差异决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感受、发现问题的程度各有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深或浅、感受或多或少、发现或有或无,但只要他们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总会有自己的收获,总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动,适时的给予激励,使之成为学生自觉投身学习活动的助推剂。
  在《结构与设计》一课中,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阶段,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价和激励学生,不但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还要认真的思考和研究问题。
  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不同情绪状态,充分肯定不同学生表现出的积极因素,倡导个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响应,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课堂上教师充分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多为学生创设学习成果汇报和欣赏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意识,从而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高中通用技术课要共同努力践行实施
  只要我们教师主动吸取新课程理念来引领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的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新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实现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要共同努力践行实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高中新课程培训--通用技术顾建军|段青讲座  电化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9
        [4]山东省教育厅师范处.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 .北京出版社,2004
  • 【发布时间】2023/1/4 14:56:07
  • 【点击频次】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