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巧思妙想,化解作业之难
【关键词】 ;
【正文】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阅,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数量的作业,能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完成作业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作业不做或没有全部做完,就达不到课后复习巩固的效果,教师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一次如此,影响一课的学习;次次如此,影响一册书的学习;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整个学期、学年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教师的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生的作业上,花在和学生完成作业做斗争上。做教师的我们,每天都巴望着学生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那样我们的日子就轻松了许多,我们的心情也愉快了很多。看来,多想想办法,让学生都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件好处多多的事情。
一、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有很多,分析一下一般有以下几种:
(1)效率低,速度慢。有些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外界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转移目标,使得时间白白浪费了,本来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作业一节课都写不完。如班里的一位女生A,这位女同学一开始写作业就磨磨唧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习惯并没有明显的改进,课堂作业几乎每次都是她最后一个写完,家庭作业也有时完不成。我发现她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很不集中,写着写着就停,不知在想什么。写作业时的小动作也特别多,一会儿拧开钢笔看看有没有墨水,一会儿拿出纸来擦擦笔尖,一会儿又跟周围的同学说几句话。这样的写法怎么能快起来?另外,有一些同学嘲笑她写作业慢。这样更造成她自信心不足,对写作业产生畏惧心理。有时就对家长撒谎说今天没有作业。
(2)懒惰,不爱动笔。有些孩子智力并不差,但没有好习惯,非常懒惰,不爱动笔。这类学生管不住自己,不能做到“做好作业在玩”,看到别人在外面玩耍,也不管作业能都做完也跟着出去玩。尤其是周末,他们总认为时间还早,写作业往往熬到星期天的晚上,稀里糊涂的草草应付完,或者是根本不写直接等到星期一老师惩罚。如班里的男生B和C,这两位男生都很聪明,也很调皮,上课回答问题时常有奇思妙想。但这两个学生就是不愿意写作业,他们会为没有完成作业提供种种理由,有时说课本忘记带,有时说作业没有记下,有时说作业忘记带放在家里了。他们的家长或是因为忙于生意,或是因为在家照顾更小的孩子对其监督不严,使他们有机可乘。
(3)作业题目不会。由于智力、基础等原因,老师留的题目不会做,造成学习障碍,身边的家长不能及时解决孩子遇到的困难,孩子本身又不想办法,久而久之,欠债越来越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爱写作业,形成“遇到困难绕着走,绕不过去就不走”的局面。如班里的男生D,这位同学基础较差,进入高年级后更是与班里的其他同学有很大的悬殊。一些抄写的基础性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但是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他大多空着,或是乱写一通。
(4)教师留的作业过多。有些老师为了提高自己这科的成绩,就不考虑其他学科的作业,往往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这让孩子无法承担过量的书写负担。或是因为作业太多没时间写,或是因为作业量太大而不想写。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放学后有些会去学习各种特长,上辅导班。这样导致他们的空余时间缩短,一旦作业稍微多一点,孩子都要写到9点多。
(5)特殊家庭对孩子管理不力。有些学生父母离异,有些家庭孩子父母外出打工,这些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孩子。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而大多数的爷爷奶奶因为年龄较大,对学生的作业辅导无能为力。并且有一部分的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孙子、孙女,使得他们充当“小皇帝”“小公主”。这样,学校的教育等孩子一回到家就要大打折扣。
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
1.对孩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例”,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常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理念。那么,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业、交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的道理我们不仅要不厌其烦地跟孩子们说,而且要说得透彻、具体、详细,还要经常给孩子列举一些历史名人、成功人士刻苦学习的例子,尤其是讲一些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学校里的孩子勤奋学习,获取成功的真实事例,让他们听了感动,继而心动。随之,做作业、交作业的热情也会逐渐上升,就不会存在“拖欠作业”的现象了。
2.激励法。小学生做完作业后都希望教师及时批改,他们希望及时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老师的评价,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鼓舞。所以我们批改作业尽可能地及时一些。这对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也有帮助。对认认真真完成家庭作业、从不拖欠作业的好学生,我们要大力表扬,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以后再逐步对他们提出作业要美观、正确率要高等高要求,努力培养他们写作业的自信心,品尝写作业的乐趣。
3.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实行家校合作。作业问题只凭教师一人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毕竟教师的经历有限,没有办法顾及全班的每一个同学。因此我们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们的教育意识,促使家长们加大对学生的监督,这样作业问题才会事半功倍。如果家长的思想工作没做通,你留他的小孩补作业,埋怨他的小孩,他会认为你和他的小孩过不去,那样不但教育的效果达不到,还会伤了和气。
4.多方面改革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布置作业也要讲究形式多样,注重读和写的搭配,避免一个晚上的作业都是写的,从头写到尾,手都写得发软。语数英各科之间也要注意协调好,不要同一天作业都布置得多。老师布置作业也尽量讲点艺术,想想怎样的搭配、怎样的形式、怎样的量让学生最愿意接受,那样,不交作业的现象就会减少。
5.尽量减少作业中的困难。对于少数学习有障碍的后进生,我们更应该减少他们作业的困难,有些难题,他根本就无法完成。就算完成了,也只是交了差应付了我们,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收获。这样的题,我们能否不要求他们完成,让他们多做点基础知识类的题,多做一些他们能力范围内的题。这样更有意义。否则,只会让他们对作业越来越畏惧、讨厌,最终导致不做、拖欠作业。
6.变教师监督学生为学生监督学生。班里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地毕竟只是少数学生,多部分学生都是听话、懂事的。这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发动学生的力量,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形成舆论压力。这样,由以前教师监督多个学生变为多数学生监督少数学生。教师的负担大大减轻,同时效果也比以前好的多了。我是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由组长每天检查组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久而久之,他们的作业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当然任何的方法都需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要让学生明白写作业是无可逃避的。教师对不做作业的同学是不会放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总有一天,学生会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一、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有很多,分析一下一般有以下几种:
(1)效率低,速度慢。有些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外界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转移目标,使得时间白白浪费了,本来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作业一节课都写不完。如班里的一位女生A,这位女同学一开始写作业就磨磨唧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习惯并没有明显的改进,课堂作业几乎每次都是她最后一个写完,家庭作业也有时完不成。我发现她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很不集中,写着写着就停,不知在想什么。写作业时的小动作也特别多,一会儿拧开钢笔看看有没有墨水,一会儿拿出纸来擦擦笔尖,一会儿又跟周围的同学说几句话。这样的写法怎么能快起来?另外,有一些同学嘲笑她写作业慢。这样更造成她自信心不足,对写作业产生畏惧心理。有时就对家长撒谎说今天没有作业。
(2)懒惰,不爱动笔。有些孩子智力并不差,但没有好习惯,非常懒惰,不爱动笔。这类学生管不住自己,不能做到“做好作业在玩”,看到别人在外面玩耍,也不管作业能都做完也跟着出去玩。尤其是周末,他们总认为时间还早,写作业往往熬到星期天的晚上,稀里糊涂的草草应付完,或者是根本不写直接等到星期一老师惩罚。如班里的男生B和C,这两位男生都很聪明,也很调皮,上课回答问题时常有奇思妙想。但这两个学生就是不愿意写作业,他们会为没有完成作业提供种种理由,有时说课本忘记带,有时说作业没有记下,有时说作业忘记带放在家里了。他们的家长或是因为忙于生意,或是因为在家照顾更小的孩子对其监督不严,使他们有机可乘。
(3)作业题目不会。由于智力、基础等原因,老师留的题目不会做,造成学习障碍,身边的家长不能及时解决孩子遇到的困难,孩子本身又不想办法,久而久之,欠债越来越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爱写作业,形成“遇到困难绕着走,绕不过去就不走”的局面。如班里的男生D,这位同学基础较差,进入高年级后更是与班里的其他同学有很大的悬殊。一些抄写的基础性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但是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他大多空着,或是乱写一通。
(4)教师留的作业过多。有些老师为了提高自己这科的成绩,就不考虑其他学科的作业,往往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这让孩子无法承担过量的书写负担。或是因为作业太多没时间写,或是因为作业量太大而不想写。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放学后有些会去学习各种特长,上辅导班。这样导致他们的空余时间缩短,一旦作业稍微多一点,孩子都要写到9点多。
(5)特殊家庭对孩子管理不力。有些学生父母离异,有些家庭孩子父母外出打工,这些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顾及孩子。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而大多数的爷爷奶奶因为年龄较大,对学生的作业辅导无能为力。并且有一部分的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孙子、孙女,使得他们充当“小皇帝”“小公主”。这样,学校的教育等孩子一回到家就要大打折扣。
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
1.对孩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例”,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常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理念。那么,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业、交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的道理我们不仅要不厌其烦地跟孩子们说,而且要说得透彻、具体、详细,还要经常给孩子列举一些历史名人、成功人士刻苦学习的例子,尤其是讲一些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学校里的孩子勤奋学习,获取成功的真实事例,让他们听了感动,继而心动。随之,做作业、交作业的热情也会逐渐上升,就不会存在“拖欠作业”的现象了。
2.激励法。小学生做完作业后都希望教师及时批改,他们希望及时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老师的评价,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鼓舞。所以我们批改作业尽可能地及时一些。这对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也有帮助。对认认真真完成家庭作业、从不拖欠作业的好学生,我们要大力表扬,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以后再逐步对他们提出作业要美观、正确率要高等高要求,努力培养他们写作业的自信心,品尝写作业的乐趣。
3.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实行家校合作。作业问题只凭教师一人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毕竟教师的经历有限,没有办法顾及全班的每一个同学。因此我们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们的教育意识,促使家长们加大对学生的监督,这样作业问题才会事半功倍。如果家长的思想工作没做通,你留他的小孩补作业,埋怨他的小孩,他会认为你和他的小孩过不去,那样不但教育的效果达不到,还会伤了和气。
4.多方面改革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布置作业也要讲究形式多样,注重读和写的搭配,避免一个晚上的作业都是写的,从头写到尾,手都写得发软。语数英各科之间也要注意协调好,不要同一天作业都布置得多。老师布置作业也尽量讲点艺术,想想怎样的搭配、怎样的形式、怎样的量让学生最愿意接受,那样,不交作业的现象就会减少。
5.尽量减少作业中的困难。对于少数学习有障碍的后进生,我们更应该减少他们作业的困难,有些难题,他根本就无法完成。就算完成了,也只是交了差应付了我们,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收获。这样的题,我们能否不要求他们完成,让他们多做点基础知识类的题,多做一些他们能力范围内的题。这样更有意义。否则,只会让他们对作业越来越畏惧、讨厌,最终导致不做、拖欠作业。
6.变教师监督学生为学生监督学生。班里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地毕竟只是少数学生,多部分学生都是听话、懂事的。这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发动学生的力量,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形成舆论压力。这样,由以前教师监督多个学生变为多数学生监督少数学生。教师的负担大大减轻,同时效果也比以前好的多了。我是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名组长,由组长每天检查组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久而久之,他们的作业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当然任何的方法都需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要让学生明白写作业是无可逃避的。教师对不做作业的同学是不会放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总有一天,学生会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 【发布时间】2023/1/4 14:55:13
- 【点击频次】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