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教师与书籍相伴,读书与品位同行

 

【作者】 张萍萍 张丽丽

【机构】 龙口市第五中学 明德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教师是一个终生与书打交道的职业,书籍是我们最有学问,最有耐心而又最忠实的朋友,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它都不会抛弃你。书是身边的顾问,可以随时为你提供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不厌其烦的反复做顾问。书又是雄辩家,滔滔不绝的告诉你很多生命的道理和生命的真谛。“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读书是使人“文化”化的过程。教师是一个圣神的职业,文化是教师工作的精神底色,一个好教师会腾出一片心灵的空间安放文化。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第一要读书,第二要读书,第三还要读书。读书是使人“文化”化的过程。当我们第一次读一本好书时,仿佛与一位挚友初相识;当再次读这本好书时,就像与一位老友重相逢。如果一个人爱书,就拥有了一位可敬的老师,一位忠实的朋友和伴侣,更拥有了一位温情的安慰者。教师读书要不拘泥于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应自觉地博览群书,无论科普读物还是人文图书都应纳入视野。读教育名著,唐宋诗词,世界名著,学术精品等。“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从而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读书成为支撑起人格精神流动的河床。书是人类的文化积淀,广阔的阅读可以给教师创造一个广阔的精神空间。
  读书是一种美好的心灵活动。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晨光转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清代的袁枚在《寒夜》中写道:“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裘香烬炉无烟”。在清冷的夜晚,与书倾心交谈,竟然忘去了时间的流逝。读好书相当于与一位博学而善良的人面对面的交谈,哲人的一两句警句或许就会使人眼前豁然开朗,唤起热情,陶冶心灵。捧一卷书稿,看五千年史事;品一壶香茗,行八百里通途。读苏轼的豪迈,观庄周的逍遥,品嵇康的率真……不必走马塞上,即可观楚汉大战;没有纵横万里,便能晓全球风云;无需程门立雪,就可听谆谆教导。十里长亭,寒蝉凄切骤雨初歇,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辽阔渺远;近赏杨柳依依,远眺一川烟雨……阅读蕴含深刻哲理的诸子百家,欣赏熔铸世间峥嵘的人物传记,吟咏充满优雅韵致的诗词曲赋……阅读,让心灵沐浴旷古的宁静。读书让人回归和坚守心灵的家园,获得真正的人类终极关怀。读书,是通往心灵深处的捷径。有人把读书比喻成“魂灵的壮游”。读书人所获得的,是一种灵魂的隽永与自由自在的安详从容。
  读书是提升自身的精神品味的佳径。读书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时代精神,启迪和发展心智的有效途径。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教师,会使教育达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弘扬学生的个性的目的。这样的教师绝不会满口讽刺挖苦,而是举止文雅,浑身散发出书卷气和激励人向上的力量;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女教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充满了高雅的气质;一个有文化品位的男教师,可以不潇洒,但一定具有儒雅的风采。这种文化品位或许就是吴非的愤世与傲骨,于漪的执着与奋斗,魏书生的哲思和超然。无论什么人,有一点滋润灵魂的东西总是有益的。许多现代人渴望心灵的解放,真正做到其实很难。物欲横流,各种冲击,迷人的诱惑,还有内心的挣扎,要净化一颗纯净的心灵必须依靠智慧,而滋养智慧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读书破万卷,理的启迪,情的陶冶,自然会心胸扩大,灵性增长,眼界明亮,思维敏锐,生命豁达。
  读书要想有成效,就必须应用。书中的知识有真伪之别,什么是真知识,什么是伪知识,只有在实践中用了,才能得到检验。教师要努力保持因阅读而不断被激起的那份冲动,想象,思考和希望,使自己的精神世界经常涌动着无穷的活力。教师不仅从读书中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更从蕴含的时代精神价值,文化智慧精华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使读书的积累形成控制人举止行为的内部文化品质。教师的有效阅读需要依靠写作,写作是思考和行动的调和,是对思维的检测,是进一步发现和欣赏自己的内心,是“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领略。教学之余,将读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及时写计划总结,写反思,写体会,写心得,这些已经成为我的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教学是教师内在文化素养的的外化。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启迪智慧,是让学生感悟人类智慧的高妙,体会伟大心灵的美好。教师往讲台上一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课程资源。有文化品位的教师,追求高超的教育技巧,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懂得引导学生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激起智慧火花的碰撞,让学生体会山穷水尽后的豁然开朗,使教学异彩纷呈。这样的教师会通过音容笑貌和泽润生命的园地,变成了挑战智力,提升心智,涵养气质,完善人格的圣地。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多读书。
  学校是读书的圣地,教师要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教师,首先要成为读书人。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是思想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如果一位教师挚爱书,就会影响出一批批爱书的学生。作为教师,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学生发展。我愿继续做一个有文化品位,并且热爱读书的教师,由此获得职业与人生的双重的幸福。
  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具有理性精神,闪烁着人性善良的光辉,其博大的爱,惠及与之接触的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教师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修养,性格温和而优雅,礼貌而懂得关心别人;这样的教师是有真性情的人,有信念和理想,灯红酒绿的地方与之无缘,他们生活简单,真正远离喧嚣,即使在贫乏的环境中也能自得其乐,享受着宁静而精神富足的生活;这样的教师一定有自主意识,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去行动,会因此获得一种挺立的人格,保持着内心的澄明与清净。
  • 【发布时间】2023/1/4 14:49:55
  • 【点击频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