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中职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兴趣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中职会计学教学中,应及时发现目前教学工作中的疏漏与弊病,在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引进相关专业设备等举措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的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会计学的学习兴趣,为国家会计人才的输送与培养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关键词:中职会计学课堂;学习兴趣;培养
在进行中职会计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避免使他们形成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养成主动学习、趣味学习的健康理念。然而在当下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中,由于现代会计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与当前职校在人才培养、硬件设备、教师的教学模式等因素限制下的矛盾,制约着学生对会计学的深入探索与积极主动的学习。
关心爱护学生,与他们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排除厌学情绪。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爱学生,用心与他们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批评,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些微笑、多谢赏识和赞许,多沟通、多了解,把爱传递给学生,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学生就会把关爱化成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学习会计的兴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意课堂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上新课或开始新的教学内容时,必须重视并抓好导入环节。导入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重视。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的确,只有当学生喜欢重视所教的内容,他们的状态才能进入兴奋,才能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积极学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课题的导入,一开课就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例如我在讲会计平衡公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以及经济业务的发生会不会破坏其平衡关系,这一节新内容时,先用天平和若干相同重量的法码一个实验来导入,具体分以下四步:一是天平两边不加法码,看是否平衡?二是天平的两边各加上二个法码,观察其是否平衡?三是天平两边各减去一个法码,又是否平衡?四是在天平的任一边加上一个新法码 A,同时从原天平里拿出一个法码 B,看是否平衡?实验结果,一目了然,上述四种情况两边均平衡。为什么呢?答案很明确,因为天平两边同增或同减一个相等重量的法码,两边自然还是平衡的,只不过平衡的重量变化了;天平的一边一增一减一相同重量的法码,刚好抵销,自然也不影响两边平衡,而且平衡的重量不变。从这个实验中引申出来会计平衡公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有同样的原理……。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考量其是否能将课堂所学落实到位的关键,还是对于学生能否快速适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任务制定时,要注意设计出贴合学生学习状况的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核心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以企业的真实案例为内容,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问题及改良等方面,利用学生自己找到的案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增强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制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一公司的报表实例让学生进行学习,其中经过一些人为数据修改呈现出的“漏洞”让学生分组探讨,找出其中问题并设计出自己的解决措施。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到的知识是具有应用价值的,还能避免自己以后在工作中出现类似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强交流、协作及解决实务的的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案例的实际应用性及与会计理论的贴合性,保证案例分析结果能够被学生落实到位;另外,也要注意正确处理课堂中师生的地位关系,教师不能放任自留,应在其正确引导的基础上使学生进行合理思考,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完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内容为了适应现代会计人才培养要求,应及时进行会计教材的重审与编辑工作,拓宽会计知识的学习范围,注意会计课程的结构优化,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时间的合理比重,加强实践教学。而在教学模式上,现代职校的会计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知识灌输模式,进行多元化课堂教学,采取教-学-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并辅以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如多媒体荧幕、计算机电算软件等方式,节省不必要的书写与笔记时间,通过生动形象的影像或课件加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保证课堂质量与高效性。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是“导”,是启发、是引导,当好“导演”而不是主演。此外,每次课堂讲授完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释疑解答或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训练,从根本上避免“一言堂”或简单重复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主导者。学生是参与者,案例教学法应用生动的案例再现现实经济生活,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这一过程在会计模拟实验室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分组完成、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或者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抓住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强化技能训练。
加强专业教育。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新生入学前的专业教育。会计专业新生入学后要做的第二项工作就是进行专业教育,一方面可由专业教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现状、学生毕业的方向等情况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可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新生明白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是不能适应工作的;公布教学计划,让学生心中有数。树立学习目标。由专业课教师在讲课前组织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学课程及教学进程,明确奋斗目标;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在开课前可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观摩实际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了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为学好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学生考核机制仅以考试成绩与违纪情况作为标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针对当今国家教育改革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职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降低成绩的比重,加入学生的实务能力考核与道德素质培养。不仅如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及会计工作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与道德素养,促使他们全面进行会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是弱势群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教育规律,一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中职会计学课堂;学习兴趣;培养
在进行中职会计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避免使他们形成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养成主动学习、趣味学习的健康理念。然而在当下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中,由于现代会计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与当前职校在人才培养、硬件设备、教师的教学模式等因素限制下的矛盾,制约着学生对会计学的深入探索与积极主动的学习。
关心爱护学生,与他们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排除厌学情绪。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爱学生,用心与他们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批评,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些微笑、多谢赏识和赞许,多沟通、多了解,把爱传递给学生,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学生就会把关爱化成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学习会计的兴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意课堂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上新课或开始新的教学内容时,必须重视并抓好导入环节。导入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重视。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的确,只有当学生喜欢重视所教的内容,他们的状态才能进入兴奋,才能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积极学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课题的导入,一开课就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例如我在讲会计平衡公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以及经济业务的发生会不会破坏其平衡关系,这一节新内容时,先用天平和若干相同重量的法码一个实验来导入,具体分以下四步:一是天平两边不加法码,看是否平衡?二是天平的两边各加上二个法码,观察其是否平衡?三是天平两边各减去一个法码,又是否平衡?四是在天平的任一边加上一个新法码 A,同时从原天平里拿出一个法码 B,看是否平衡?实验结果,一目了然,上述四种情况两边均平衡。为什么呢?答案很明确,因为天平两边同增或同减一个相等重量的法码,两边自然还是平衡的,只不过平衡的重量变化了;天平的一边一增一减一相同重量的法码,刚好抵销,自然也不影响两边平衡,而且平衡的重量不变。从这个实验中引申出来会计平衡公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有同样的原理……。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考量其是否能将课堂所学落实到位的关键,还是对于学生能否快速适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任务制定时,要注意设计出贴合学生学习状况的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核心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以企业的真实案例为内容,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问题及改良等方面,利用学生自己找到的案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增强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制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某一公司的报表实例让学生进行学习,其中经过一些人为数据修改呈现出的“漏洞”让学生分组探讨,找出其中问题并设计出自己的解决措施。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到的知识是具有应用价值的,还能避免自己以后在工作中出现类似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强交流、协作及解决实务的的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案例的实际应用性及与会计理论的贴合性,保证案例分析结果能够被学生落实到位;另外,也要注意正确处理课堂中师生的地位关系,教师不能放任自留,应在其正确引导的基础上使学生进行合理思考,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完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内容为了适应现代会计人才培养要求,应及时进行会计教材的重审与编辑工作,拓宽会计知识的学习范围,注意会计课程的结构优化,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时间的合理比重,加强实践教学。而在教学模式上,现代职校的会计教学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知识灌输模式,进行多元化课堂教学,采取教-学-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并辅以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如多媒体荧幕、计算机电算软件等方式,节省不必要的书写与笔记时间,通过生动形象的影像或课件加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保证课堂质量与高效性。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是“导”,是启发、是引导,当好“导演”而不是主演。此外,每次课堂讲授完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释疑解答或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训练,从根本上避免“一言堂”或简单重复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主导者。学生是参与者,案例教学法应用生动的案例再现现实经济生活,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实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这一过程在会计模拟实验室由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分组完成、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或者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抓住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强化技能训练。
加强专业教育。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新生入学前的专业教育。会计专业新生入学后要做的第二项工作就是进行专业教育,一方面可由专业教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现状、学生毕业的方向等情况进行介绍;另一方面可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新生明白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是不能适应工作的;公布教学计划,让学生心中有数。树立学习目标。由专业课教师在讲课前组织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学课程及教学进程,明确奋斗目标;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对会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在开课前可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观摩实际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使学生对会计专业有了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为学好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学生考核机制仅以考试成绩与违纪情况作为标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针对当今国家教育改革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职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降低成绩的比重,加入学生的实务能力考核与道德素质培养。不仅如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以及会计工作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财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与道德素养,促使他们全面进行会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是弱势群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教育规律,一定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 【发布时间】2022/10/30 14:30:09
- 【点击频次】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