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作者】 唐小波

【机构】 江安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课堂教学历来被认为是实施课程改革,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主阵地,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每一节课的优质、高效是实现所有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关键。
  课堂教学历来被认为是实施课程改革,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主阵地,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每一节课的优质、高效是实现所有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关键。现就历史学科课堂的方法谈谈个人做法,这些做法的主要出发点是追求有效,体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明确学科特点,做好学科定位
  历史学科是一个兼具知识性、人文性、情感性于一体的学科,要想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
  二、 酝酿好一堂课的基调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历史课堂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它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还在与培养学生一定思想意识,于是一堂课的基调不同,便有了不同的课堂教学定位。如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基调应定为以沉痛、悲愤为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则可以是振奋中带有丝丝忧虑的基调;《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可以尝试用对红军战士无比佩服惊叹的语言娓娓道来作为基调等等。
  一堂课有了基调,学生的心灵就会有共振,便会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恰如其分的教学策略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教学策略因师、因生、因内容而异,每个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但教学流程都大同小异,现依据教学流程谈谈教学策略的设计。
  第一, 导入部分
  人们都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便成功了一半。历史课的导入可以千变万化,实际教学中,我比较注意用多样的方式,如故事法、音乐法、影片法、图片法、具体事例法、悬念导入法、实践导入法、创设情景法,还可由今溯古法等等,灵活多变的方法为课堂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新课教学部分
  这一环节发佛一个人的心脏,是重中之重,也是一堂课精髓之体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了如下教学策略。
  1.板块教学法:把教材内容分成几个板块,逐一解决问题。比如在讲《张骞通西域》可设计“走进西域——沟通西域——开发西域”几个板块,它便是一个由了解西域——联系西域——发展西域三个层次,把教学内容融合处理,由浅入深,由古到今,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2.历史活动课:这种方法是指把知识的传授和运用依附在某种活动上,在活动中学习。一般可运用在一学习主题结束时,它是对一学习主题的巩固、提升、归纳。如“抗日救亡歌曲赛”“长征故事会”“改革开放以来身边变化的成果展示” “经济全球化利弊讨论”等等。教师可以自己选取任何一堂课中的亮点和难点依附与活动,也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
  3.问题教学法:没有哪一个教师上课不提问,但提问的方式、问题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对某些课,教师可以用问题贯穿始终,让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并不停地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这样的方法会吊足学生的味口,如《秦汉与匈奴的和战》可设计为:
  (1)秦汉王朝与匈奴为何既要“作战”又要“和亲”?
  (2)秦汉王朝的和战政策是合理的,匈奴统一和南下的影响也有进步的一面,二者之间发生战争归咎于谁呢?
  (3)民族间战争既然是难以避免的,那为什么没有一直“战”,中间又出现“和”的局面呢?
  (4)假设你生活在当时,你对解决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问题有何妙计?
  这样用“战” “和”的原因与“战” “和”的影响贯穿始终,让学生意识到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必然性。
  4.虚拟历史人物法:指在某一课堂中,可创设一个历史人物,由他的成长变化或所见所闻来展现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改革开放》一课,可虚拟历史人物“张老三”,以“张老三中国十日游”为话题引入该课,第一部分为“游中国”,为张老三设计旅游路线,可涉及“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内陆城市”,第二部分“回家乡谈见闻”,第三部分“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这样就可把知识生活化、趣味化、简单化,轻轻松松学知识。
  5.合作学习法:采用的具体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适当一些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可依据“阅读教材——落实基础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质疑问题——师生共同解答”的步骤,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情景体验法:就是创设一种情景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讲有关十年“文化大革命”一课时,可以设问:假设你是外国一位记者,你会从哪些方面报道该事?假设你是毛泽东,你会怎么做等等。用几个假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彻底。
  其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有更多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具体到某一个小的知识点还会有更具体的教学策略。比如,讨论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古人的书法;演一演历史课本剧等等。方法多种多样,但需注重一点,就是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
  第三,总结和板书部分
  这两部分应是前两部分的升华与总结。总结就语言来说可以是煽动性的,启发性的,归纳性的等等;就方式来说可以直接以知识结尾,突出重点,可以故事结尾,歌曲结尾等。板书则应直观,突出重难点,对本课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概括,可以是线条式的,也可以是框架式的、表格式的、环形状的;可以分析式,也可以归纳式等等。
  四、课堂教学的建议
  “功夫在课外”,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最好效果,因此绝不能把某种教学方法生搬硬套,要争取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字入手。
  第一是“活”。包括:(1)教材的处理活。可以糅合教材,或从开头讲,或从中间讲,或从末尾开讲,或从学生感兴趣的开讲。(2)教师本人活。主要体现在语言活、着装活、动作活、思维活,要用教师的活力去感染打动学生。(3)教学取材活。选材可来源于典故、诗歌、影片、图片、文言资料、新闻报道等,尽量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第二是“情”。包括:(1)营造情感课堂。把激情带入课堂,把趣味带入课堂。(2)适当运用学生心理效应。如罗森塔尔效应、进门槛效应、光环效应等,无外乎是想学生之所想,爱学生之所爱。
  教学是一个很灵活的过程,很多时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还会有突发情况打乱自己原有设计,只有对多种方法信手拈来,才能在具体教学中运用自如。
  • 【发布时间】2022/9/29 21:48:45
  • 【点击频次】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