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作者】 吴春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高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看到很同仁在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受启发,也引起了我同样的思考。课堂教学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有没有效主要看学生有没有收获,而提高课堂有效性主体责任在老师,因此我选择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课堂教学的,再回到老师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什么是有效性的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高质量完成文化知识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概括的说,有效教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学习任务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整个课堂体现了有效、高质、创新的特点。特别是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期待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
  上高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语文课,不是因为我多喜欢这个科目,而是我喜欢上课的老师,因为他上课的方式、语言、动作都很吸引我,虽然他外表看起来很严厉,但是他在课堂教学时目标明确,授课语言风趣,肢体语言丰富,而且从他嘴里说出的话总是引人深思,他就像一片大海,让人感觉他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都觉得听他上课是一种享受。当然,这也成为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优异的原因。作为一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我期待的课堂教学是这样的:
  一是教学方式多样,生动有趣。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希望学习过程死气沉沉,没有新意,这样会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注意力会变得不集中,甚至严重的会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课程肯定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学生希望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方式多样,授课内容贴近生活,这样的教学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会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光有高深的理论,同样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是教学目标明确,逻辑清晰。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再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这样效率才会更高,完成的质量才会更好。同样,上课前老师也要明确这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讲哪些内容,先讲什么,再讲什么,逻辑要清晰,这样学生才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然一堂没有目标和逻辑的教学,学生会不知所云,严重的会扰乱学生思维,这样的课程学生肯定是毫无收获。
  三是教学内容准确,经得起质疑。在学生眼中,老师就是学术权威,老师讲的肯定不会错。但是,老师也不是万能的,一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经常被学生问的不知所措,那么这个老师的形象就会在学生心中直线下降,就会认为这个老师的能力水平不行,对他讲的都会抱有怀疑态度,进而影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教学任务适量,劳逸结合。对于课后作业,学生总是感到很头痛,因为它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的休息时间,加之现在种类繁多的辅导班,兴趣班,更是让他们身心俱疲。这样疲惫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劳逸结合才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保障,在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教师要有平等意识、民主意识,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氛围以及教学秩序,才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简单的方法,我认为就是老师要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就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缓解以往严肃的师生气氛。比方说上课前我总爱早去一分钟,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一可以观察学生下课在做些什么,二是可以和学生聊聊天,询问以前的知识有没有听懂,对学情有一个了解,三是可以让学生提前安静下来,为下一堂课做好情绪上的准备。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被动接收知识变成主动钻研知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平时做事,凭着对事情的强烈兴趣,事情就能做好,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时,不待老师教,他也会自己去学习,而且学习效果很好。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许多取得巨大成就科学家从小就对科学抱有强烈的兴趣。兴趣的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学生的业余爱好、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关心的热点事件等等,这些都可以巧妙的融入教学环节,提高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掌握流行的趋势和变化,能跟得上学生的思维。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宋代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往往枯燥无味,不易理解,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验实践教学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比方说,在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课时,我拿了两个纸杯,装有黑色的液体,让学生来判断里面是什么,他们光用看是不行的,于是问我里面的东西能不能尝,得到肯定之后,他们通过实践的到了结果,一个是可乐,一个是酱油。这堂课气氛轻松,学生热情度高涨,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三是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兴趣,就如同前面我说我喜欢我的语文老师一样,如果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会“爱屋及乌”,也会喜欢他教授的这门功课,这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方面。怎样的老师是学生喜欢的呢?我想,性格温和,谈吐幽默、富有爱心、学识渊博、会说学生“语言”的老师,学生一定会喜欢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提高个人魅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思想不僵化,做一个学生尊敬并喜欢的好老师。
  (三)明确教学目标。
  有的教师在课堂漫无目的的讲,想到什么讲什么,讲一个内容的时候联系其他内容结果回不来了,这就是因为课堂目标不明确,也会让学生感觉不知所谓,不知该学什么。教学内容没有规划,重难点不突出,所有知识点是面面俱到,学生摸不着方向。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明确一堂课究竟要教什么,达到什么效果,再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一堂课下来,重点明确,内容充实,学生才会有收获。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环境和资源等情况,合理制定长、短期教学目标,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突出。
  (四)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学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备课首先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的,围绕教学目的制定详细教学计划;其次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明确课堂上要讲什么内容,但切忌不能照本宣科,要融入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最后要求教师要善于创新,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设计更深层次的内容,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增强学习积极性。
  (五)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工作准备好后,就是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一般情况下教学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我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学生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因人施策,或深入浅出,或删繁就简,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方说我今年讲授的三个班,有一个班的基础特别差,问题讲一遍是听不懂的,你必须重复再重复,照顾到学生的情绪。这个时候察言观色就很重要了,如果学生眉头皱着,脸上表情不是表现的轻松,那么就说明你刚才讲的他没有听懂,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放慢脚步了;二是注意逻辑性,恰当地把教学内容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因素,教学环节安排紧凑,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学习才会更有效;三是要注意灵活性,教学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就可以让学生自学或者适当增加难度,反之则降低教学难度或减少教学内容。总之,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改变教学方式、教学难度和教学顺序,以求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规定一节课必须上完一框题的内容,就像我们哲学上说的,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战线全体同仁的不懈奋斗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更加喜欢我们的课堂,喜欢我们的老师,让课堂变成他们的快乐自主学习的天地。
  • 【发布时间】2022/7/28 9:20:29
  • 【点击频次】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