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 兰福生

【机构】 南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理解和信任来架起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营造乐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提高生物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高中生物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轻松、愉快、自觉地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未来的需要。营造乐学的课堂氛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生物的教学效果。
  提高对生物学科的认识。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学就是探索生命奥秘的一门科学,而其它学科的发展都遭遇“瓶颈”,生物学则刚起步,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生命的奥秘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将生物学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密不可分。每当接到一个新班,我们都会开一个好头,让学生能从微小之处了解生物学。上第一节课时让每位学生从理性的高度去了解生物学,用来一场精彩的开场白,讲神秘的奇花异草,讲形态各异、趣味无穷的生物世界,讲人类生、老、病、死的奥秘,讲生物科学的最新热点为,在其中穿插一些生物科学家的奇闻秩事,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奥秘无穷的生物世界之中,自然就会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我愿学”。
  注重导言设计,设置悬念,引发兴趣。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亦是如此。导言亦称引言,它应象一出优秀的戏剧的序幕那样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上课开始,教师应富有激情地应用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激励语言开课,它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便于他们的大脑皮层迅速建立适宜的兴奋灶,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在讲到蝙蝠发现和捕食飞虫之前,可提出这样的导言:根据科学观察发现,1只蝙蝠在15分钟内可以捕到220只昆虫,有时1只蝙蝠在短短的半秒钟内可以捕到2只蚊子,由此可见蝙蝠的捕食动作是多么迅速而准确啊!这样一介绍同学必然会产生疑问:既然蝙蝠在黑暗中具有如此高超的飞行和捕食本领,它一定有着一双极为敏锐的大眼睛。但事实上它的眼睛不但很小,而且视力极差,那么它到底靠什么来发现和捕食昆虫的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吗?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好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蝙蝠是如何发现和捕食飞虫的,这种带有激励性的导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学能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还应适当设置悬念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我在讲到鲫鱼外部形态的鳍时,设问:如果去掉鲫鱼胸腹部的偶鳍。鲫鱼在游动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加入去掉背鳍又会怎样呢?倘若去掉尾鳍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又如在讲到种子萌发之前,设置悬念:平常我们所吃的豆芽菜是芽还是根?教师对学生讨论不作正面回答,而要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作出判断(先课外布置学生进行绿豆萌发试验,自己观察并作记录)。通过这样创设愉快的课堂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兴趣。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加强生物科学的实验教学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不易持久等特点,常使实验课教学难以组织,不易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兴趣。在每次实验前先阐明实验目的,让同学们心中有数,目的明确。
  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创造兴趣。生物科学也可以说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许多生物学的理念都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设备仪器进行独立操作,观察研究实验现象及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让之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的就会情不自禁地爱学习生物,这就促使学生们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保持学习生物的兴趣。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次实验我都精心设计实验过程,但从不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获得答案,在实验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后喜悦,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和探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本身就充满魅力,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师是能够在教学的点点滴滴过程中散发出知识的光芒的,一个充满智慧妙语联珠的老师,一个能够引经具典、巧妙比喻,能把生物课也上得诗情画意的老师,是会深受学生们爱戴的。所以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我们就没有有权利在知识的海洋面前停止不前,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修为,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才能在学生面前承之无愧!不然学生就会不屑听你的课,更谈何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青春期,他们有青春的萌动、有成长的困惑、有情窦初开的情怀,他们也渴望得到正确的引导、关心和帮助,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应多方面关心他们,从情感上接近他们,在他们情绪焦虑、烦闷、心有千千结不知所措的时候,给他们最有力的帮助。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生物生理学角度给予他们最科学最权威的解释,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进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就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为我们的教学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平和、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深入钻研教材,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教材体系融为一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培养、激发、调动、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生物科学人才,以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不辜负国家赋予我们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 【发布时间】2022/7/28 9:10:43
  • 【点击频次】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