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幼儿老师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作者】 刘德英

【机构】 龙口矿业集团北皂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的经验告诉我,所有孩子们的共性就是活泼、好动,对眼见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是十分有限的,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比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他们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走路时总喜欢跑,下台阶时喜欢往下跳等。从这些幼儿的现象来看,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接受最直接的教育来自于课堂,作为一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绘画、音乐、手工、情景表演、故事、儿童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结合运用。如:我设计了《接我回家的人》、《当自己一个人在家(街上、市场)时》等活动,创设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当你在市场、游乐场或公共场所与爸爸妈妈走散时,你会怎么做呢?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你又会怎么办?有人自称是你爸爸或妈妈的朋友来接你回家时,你会跟他走吗?通过活动,幼儿明白了遇到困难请警察或商场营业员帮忙,在家不随便开门,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等,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在体育课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身体,而且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所以在日常体育活动中我们应随机教育幼儿要学会面对危险的事情能及时做出反应,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动作,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如: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的时候会在后面推一把让他荡得高一点,没有想到自己还站在原地会被荡回来的秋千撞伤,每当发现这方面的情况时,我都会立刻帮助幼儿分析这些事情易引起的危害和后果,让幼儿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严重性,增强其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意识。
  三、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来往幼儿园,很多都是坐自行车,由于幼儿的好动的天性,他们在坐车时常会摆动双脚,所以在来园离园的路上常发生一些脚压伤的事故。我班幼儿许XX就被爸爸的自行车压伤了脚。面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幼儿园的活动课,设计了“许XX的脚怎么啦”的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幼儿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幼儿明白了脚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保护它不受伤害,明确了坐自行车的正确方法。在活动中我还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人体器官的作用,知道这些器官缺一不可。如:认识眼睛,我先让幼儿观察它的外形特点,说说它的作用,试一试扮演盲人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麻烦(学盲人走路,盲人取物……)。让幼儿充分感知盲人、哑吧、聋子、缺胳膊断腿等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从而知道要保护好自已。同时我还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生意外事件,这种事件的发生虽然在当时没有避免,但却可以作为以后行为的借鉴,这就是要求做为幼儿教师要做到细心及时地利用一切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教育,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例如有一次保育员老师在擦橱窗时,玻璃不幸落地破碎,所幸幼儿正在上课,保育员也没受到伤害。针对此事,我和幼儿讨论:玻璃碎了怎么办?玻璃好玩吗?碎玻璃有什么危害?怎样使玻璃不破碎……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在老师的启发下找到正确答案。从此以后,幼儿玩时都离玻璃窗远远的,并相互告诫:小心玻璃。同时家长也反映:幼儿在家爬高爬低的现象也明显减少,路边偶尔看到碎玻璃还会告诉家长要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以防别的孩子受到伤害。由此可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情适时地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变的能力,是一条非常可行的而且有效的途径。
  五、体验当安检员的乐趣,使幼儿明确自我保护以及保护他人的责任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相应的,我们成立了“小小安全检查队”,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插上一面小红旗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在一点一滴的事情中懂得安全意识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最负责任的行为。
  六、家园配合,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最根本的途径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不只在幼儿园,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大部分的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每次当我新接一个班级,我首先就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如:父母带孩子在街上行走时,可及时向孩子讲述行走时要走人行横道线,要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时一定要一停二看三通过,要从斑马线上走;另外也要告诉孩子要保护环境,不乱丢果壳纸屑,不随便采摘花草树木,不玩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等。另外我还通过“家园联系网”、“家园小信息”等一些方式向家长宣传安全防护的知识,要正确对待孩子、不过分宠爱、不娇惯溺爱等一些家教方法,并在家园联系网络中及时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促使家长更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从而达到教育的一致性。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是我们的责任。但是要想真正地让幼儿具有这种能力,还需要我们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他们创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与家长取得一致的教育意见。自我保护能力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和不断探索。我会把这项工作长久而深远地坚持下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22/6/29 16:23:51
  • 【点击频次】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