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探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人们常说“好习惯益终生”,一个小学生具备良好学习习惯可以受用一辈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无疑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体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呢?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
1、转变写字教学观念。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小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审美观念。
2、提高意识,激发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书写意识,培养写字兴趣,激发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写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勤学苦练。让学生树立“提笔即练字”的意识,就要从正确的书写姿势开始。
3、注重指导,养成习惯。目前情况看,给学生足够的写字练习时间,是破解当前教育改革带来的写字教学难题的关键所在。要重视指导,书写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要加强书写习惯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坐姿的指导和握笔姿势的指导。整合各学科的老师来抓书写指导,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适量练习,提高要求。对于学生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负是必要的,一定的量也是必要的,作为班主任要适当调节。既不能让学生做作业做到疲惫不堪,也不能让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在适量作业下,老师要提高书写质量的要求。
5、注重评价,逐步完善。一切教育活动最终都要接受评价的,写字教学也不例外。以评价手段来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意识等,不断促使学生个体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从而完善小学阶段写字教育教学活动。
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途径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
1、课堂教育:由语文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贯彻和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的要求,与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有机结合,与作业评价相结合,有的放矢、长抓不懈。
2、班队教育:班主任及大、中队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集体活动,如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自查、自评、互查、互评,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3、家庭教育:建立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教育平台,经常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的素质,让家长在家里能正确指导孩子的书写,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
4、竞赛活动:开展与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相关的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书法等级测试、书法刊板展示赛等形式,通过趣味盎然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养成各种良好的书写习惯,努力写一手好字。
5、校园环境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能有效地暗示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和标语牌等宣传阵地,呈现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宣传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目的、意义与作用,潜移默化地提醒每位学生要规范地写字,写规范的字。
三、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1、认真研读写字教学要求?。 大纲和国家教委《写字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小学写字教学要求,是我们写字教学的行动指南,仔细研读,了解其实质,必将对我们搞好写字教学起到很好地指导作用。《语文课程课标》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不同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大胆进行写字教学改革?。写字教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至今还很少有系统完整的一本写字教学法。教写字课的教师首先需要有扎实的写字基本功,其次是在传统的写字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努力创新,才能探索出写字教学新路。如以下的几条思路:
(1)编写字口诀。把正确的书写姿势要点编成口诀:“写字时,要做到:A坐姿,头正、身直、脚平;B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C心平气和,态度认真。”让学生熟记成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念口诀,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2)变集中练为分散练?。按大纲规定每周上一节写字课。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写字练习又是一种手脑协调的操作活动,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如果长时间练习,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会分散,练习就收不到效果。实验后,把一节课分散在星期一、三、五 下午课前进行十五 分钟写字练习,利用学生旺盛的精力 ,效果比较好。
(3)悟练结合,构建开放式的写字教学模式。在写字教学中,采用“悟—范—练—评—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悟—学生自悟范字,抓特点,找规律,记字形于心;范—示范书写,这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练—练习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严格要求坐姿、握姿正确,培养良好习惯;评—评议作业,教师可采用点面评议,学生也可交流写字作业互评,这样人人动脑,互相帮助;结—简要小结,教师对写字情况加以小结,提示写字规律,巩固所学写字知识。
(4)开展写字竞赛活动。根据儿童好强、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在写字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学校要求每班经常开展写字竞赛,每期学校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写字竞赛,尤其是邀请家长参加的亲子书法比赛,评选出优秀的写字作业,给他们摄像和颁发奖状,调动学生写字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
良好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策略
1、转变写字教学观念。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小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审美观念。
2、提高意识,激发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书写意识,培养写字兴趣,激发写字的热情,增强他们写字的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勤学苦练。让学生树立“提笔即练字”的意识,就要从正确的书写姿势开始。
3、注重指导,养成习惯。目前情况看,给学生足够的写字练习时间,是破解当前教育改革带来的写字教学难题的关键所在。要重视指导,书写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要加强书写习惯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坐姿的指导和握笔姿势的指导。整合各学科的老师来抓书写指导,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适量练习,提高要求。对于学生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负是必要的,一定的量也是必要的,作为班主任要适当调节。既不能让学生做作业做到疲惫不堪,也不能让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在适量作业下,老师要提高书写质量的要求。
5、注重评价,逐步完善。一切教育活动最终都要接受评价的,写字教学也不例外。以评价手段来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意识等,不断促使学生个体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从而完善小学阶段写字教育教学活动。
二、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途径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过程,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
1、课堂教育:由语文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贯彻和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的要求,与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有机结合,与作业评价相结合,有的放矢、长抓不懈。
2、班队教育:班主任及大、中队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集体活动,如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自查、自评、互查、互评,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3、家庭教育:建立家长学校,设立家长教育平台,经常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的素质,让家长在家里能正确指导孩子的书写,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
4、竞赛活动:开展与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相关的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书法等级测试、书法刊板展示赛等形式,通过趣味盎然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养成各种良好的书写习惯,努力写一手好字。
5、校园环境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能有效地暗示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和标语牌等宣传阵地,呈现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宣传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目的、意义与作用,潜移默化地提醒每位学生要规范地写字,写规范的字。
三、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1、认真研读写字教学要求?。 大纲和国家教委《写字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小学写字教学要求,是我们写字教学的行动指南,仔细研读,了解其实质,必将对我们搞好写字教学起到很好地指导作用。《语文课程课标》对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不同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先决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大胆进行写字教学改革?。写字教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至今还很少有系统完整的一本写字教学法。教写字课的教师首先需要有扎实的写字基本功,其次是在传统的写字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努力创新,才能探索出写字教学新路。如以下的几条思路:
(1)编写字口诀。把正确的书写姿势要点编成口诀:“写字时,要做到:A坐姿,头正、身直、脚平;B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C心平气和,态度认真。”让学生熟记成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念口诀,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2)变集中练为分散练?。按大纲规定每周上一节写字课。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写字练习又是一种手脑协调的操作活动,在这一操作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如果长时间练习,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会分散,练习就收不到效果。实验后,把一节课分散在星期一、三、五 下午课前进行十五 分钟写字练习,利用学生旺盛的精力 ,效果比较好。
(3)悟练结合,构建开放式的写字教学模式。在写字教学中,采用“悟—范—练—评—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悟—学生自悟范字,抓特点,找规律,记字形于心;范—示范书写,这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练—练习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严格要求坐姿、握姿正确,培养良好习惯;评—评议作业,教师可采用点面评议,学生也可交流写字作业互评,这样人人动脑,互相帮助;结—简要小结,教师对写字情况加以小结,提示写字规律,巩固所学写字知识。
(4)开展写字竞赛活动。根据儿童好强、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在写字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学校要求每班经常开展写字竞赛,每期学校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写字竞赛,尤其是邀请家长参加的亲子书法比赛,评选出优秀的写字作业,给他们摄像和颁发奖状,调动学生写字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
良好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 【发布时间】2022/6/29 16:16:16
- 【点击频次】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