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

 

【作者】 李洪波

【机构】 南部县升钟职业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塑造品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阅读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高中阅读教学呢?本文谈几点我们应做到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质疑   习惯   写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注重研究的语文阅读课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选择增强语文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与人对话的过程——阅读,它是借助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写作,是借助文笔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的过程;上课,是借助语言进行的师生间对话;交际,是我们和其他同学及身边的人的直接对话。通过这样卓有效果的对话,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的乐趣之中,科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下,打好精神底子。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这句话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内心的塑造描写得形象而又深刻。确实,对于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都尚处于形成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知书达理”、“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阅读可以让我们自我反省、自我提升,变成有良好修养的人。除此之外,从提高写作能力方面来看,阅读是前提,是根本。埋怨写作材料少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书读得太少。阅读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吸收;写作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抒发,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表达。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句,这句话阐明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
  二、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要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就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失时机地不断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加他们阅读的信心,保持旺盛的阅读欲望,形成阅读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有选择地去读
  众所周知,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知识在不断的更新。要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变化,我们就得学会读书。教师是天生的阅读者,然而,有时我们面对茫茫书海,渺渺信息,我们又该怎样如何引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呢?在选择阅读过程中,我遵循“粗淘细选”原则。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一种行为特征,是指学生在阅读行为中针对阅读对象(即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课前阅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了解了这样的提示,确实能够达到被指点迷津的效果。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点拨、指引、启发,也应该是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之后的事情,不应该在学生没有阅读过课文之前,就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能在阅读中学到什么。这一切应该都是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自主探索,甚至是摸索得到的。如果学生还没有阅读过课文,不知道课文内容是什么,没有形成对这篇课文所表达的观点和看法的了解,就是还没有进入到愤悱之境,何必急于启发他们呢?换句话说,还没有迷失道路,何必需要指点迷津呢?习惯经过反复的训练就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
  五、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说明,只有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才可能获取新知。学生的问题越多,好奇心就越强,兴趣也越浓,注意力才越集中,从而思维活跃,积极研究解决问题。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今后能否撬起阅读这个“地”。课堂上,教师应切忌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分析,而应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去探索,去说出自己的体会,去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六、深入品味语言,提高写作水平。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的语言没有文采,流传的就不会久远。翻开语文课本,一篇篇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笔者带领学生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一段描写地坛公园景色的十分精彩。“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我让学生欣赏品味这一段用词造句的妙处,学生分析的很不错。下面就是学生的发言:“‘金晃晃的空气’这句好,空气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但用金晃晃一修饰,感觉空气有了色彩,而且是金色炫目的。金晃晃这个词还令人想到那一天天气非常晴朗,阳光灿烂,所以才会给人金晃晃的感觉。” “‘蜂儿如一朵小雾’这个比喻用得妙。雾朦朦胧眬看不清楚,形象地写出了蜜蜂飞动着停在半空中的样子,这个比喻很新鲜,很贴切。”“‘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这个比喻好。蝉蜕空空的,如一间空房子十分形象,十分新颖。作者史铁生当时的心情是否也如这只蝉蜕,空空的,没有什么感情的寄托?也如一间空荡荡的屋子,异常孤独寂寞?”“‘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从这一句中我看到了史铁生的灵魂,尽管他苦闷至极,几度想要自杀,但心底还留有一线生机,就如这院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引导学生品味这段文字大约用了半节课,学生思想的火花不时闪现、不时碰撞;精彩的发言,时时回响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学社都在认真思考着,真正投入进语文学习的快乐之中。以后学生自己写作文时,就会注意模仿创造一些好词句好段落了。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座蕴藏丰富的金山,老师们要加强自身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开采这座金山,在开采金山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比金子更可贵的知识、思想、情感。
  • 【发布时间】2022/6/29 16:10:19
  • 【点击频次】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