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当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何成文

【机构】 上马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教师须加深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唤起全体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技能,从而促进高效课堂建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新课标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后,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主体性、自信心和表现欲明显增强,合作意识与精神,学习的能力也相应的提高了。但我国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找出当前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对于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一)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典型表现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加小组讨论,我们称之为拼接式的"合作学习"。一些教师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过程,在课前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整体设计,在教学中采取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实际上还是灌输式,导致一些没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甚至根本就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充斥课堂,老师也没有作相应的解释和引导,学生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做,表面上讨论得很起劲,实际上一点作用也没有,无法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指导角色缺失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被边缘化,甚至置身于合作之外,未能充分发挥其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职责,主要表现为: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教师没有及时加以指导;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制止和点拨;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未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并提供备用活动,供其学习;当学生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未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小组成员参与机会不均等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尽量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最大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活动,占据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权,成了主流;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参与度不高,成了听众。这种参与机会不均等的合作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自觉不自觉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分组的依据,使他们把持合作学习活动的主动权,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受到影响。另外,学生自身的差异也给合作学习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增加了合作学习的复杂性。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外向,导致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容易把握学习活动的主动权;而有些学生则比较内向,这样导致了他们参与机会的不平等。
  二、对策
  (一)加深理解,精心设计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应加深理解:一是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目标任务设计;二是要求学生课下准备,大量地占有资料;三是讲求互动,通过讨论交流,求得答案;四是拥有双重评价标准,既看个人成绩也看团体成绩。精心设计问题,并以问题为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确保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促进高效课堂建设。
  (二)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在活动指导过程中,应当深入到小组当中,唤醒学生的整体参与意识,教师要监督活动的进程,看活动是否以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内容是否围绕主题等等。最后,教师要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对学习活动进行描述性评价。在评估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与合作中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为了保证合作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学生,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使所有同学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三)唤起学生参与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每个成员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智力和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参与程度不尽相同,积极性的体现与实际的收效也不尽一样。所以,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鼓励每个组员积极参与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让小组所有人感到他本人对小组的成功负有责任。具体方法是进行角色分工,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肩负任务;在各小组辩论环节,让所有成员都发言,以此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是学生之间的充分合作,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使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合作首先要参与,主体参与是合作的起点和基础。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把握机会, 甚至创造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去。合作还要亲和、依靠他人。学生应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虚心听取合作伙伴的看法,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合作中形成融洽的氛围。此外,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很重要,这些技能包括听取、说明、求助、自控、支持、建议、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合作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合作学习大大加强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教材间的关系,因此很受小学语文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实践合作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推进课程改革,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兰 合作学习【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坦 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王卓 杨建云 合作学习【M】. 沈阳: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发布时间】2022/5/29 14:09:37
  • 【点击频次】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