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数学快乐课堂

 

【作者】 李正伟

【机构】 昭化区虎跳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精进,各类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断提高,那么怎样建立有效课堂,使孩子健康快乐学习呢?本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数学快乐课堂 沟通 
  数学本身是一门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是很多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就是看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看学生是不是“我要学”而非老师强迫式的“要我学”。 
  一、数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分析 
  1.数学快乐课堂的特点 
  “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向往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发自内心的生活需求。数学快乐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营造一种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内在美,让数学进入内心世界,使学生轻松、快乐、有效地学习数学的气氛的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课堂教学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把学生的“苦学”变成“乐学”,形成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氛围。 
  2.营造数学快乐课堂的必要性 
  (1)学生的需求 
  由于农村学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系统,不扎实,旧知识衔接能力差,同时,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部分学生思维方式僵化,缺乏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部分学生都是机械地套用公式,应付考试,只是按老师设计的进行思考,无形中认为数学就只是“一些公式、计算方法”,不去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但初中数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这就与很多农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相冲突,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真正地学到其精髓,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也不可能真正享受快乐。
  (2) 教师的需求 
  学生对数学认识不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生活很少用上数学,学不学都一个样,再加上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知识的增加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数学成为他们的负担,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堂。老师在讲课时,大多数学生由于对数学缺乏吸引力,往往心不在焉,有些甚至游离于教学外的事物,这使得数学教师授课也越来越没有信心,长此以往会与学生产生恶性循环的状态——“我不愿教,你不愿学”。因此农村学校数学教师的压力也引导了其对快乐数学课堂的追求和向往。 
  3. 数学快乐课堂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1)快乐数学教学可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形成 
  数学快乐课堂就是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友善的气氛,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它要求教师亲自参加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直接用言行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2)数学快乐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数学快乐课堂具有竞争性、艰苦性与趣味性、可变性与群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的强烈快感,随着教学的进一步延伸,这种情感体验和参与需要表现得更加强烈,在良好的心境状态下参与教学的自主性,表现出思维的敏捷、反应的迅速、理解的深刻,使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在学习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家庭和群体。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使数学快乐课堂在农村学校中有效地运用 
  1.素材、方法 —— 营造快乐课堂催化剂 
  这是营造快乐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个教师的授课方式都不一样,有些是走传统型的,有些是走精炼型的,当然有些则是走“快乐”型的,所谓的“快乐”型,即能够以比较生动、简单的方式使学生牢记所要授的知识。农村学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要营造快乐课堂只知方法,不懂如何传授是不行的。 
  2.尊重 —— 打开快乐课堂金钥匙 
  这里所谓的尊重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同时也包括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打开快乐课堂的大门,营造一种快乐的教学气氛。
  3.沟通——搭建快乐课堂的桥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生活的纽带,数学课堂中也不例外,我们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知识。教师空洞的说教、冷漠的态度、轻率的训斥以及谈话时紧张的气氛和不适宜的时间或地点等等,都是不利于搭建快乐课堂。
  三、优化评价体系,提高课堂快乐指数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都以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要依据。忽略了学生的内存情感及内在表现,往往会打击学生的隐性积极性。快乐数学课堂考虑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以外,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主体。
  2.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目前采用最多的评价目标就是学生的知识目标,体现在成绩。这种评价目标往往会打压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能力等方面表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快乐数学教学中除了测试成绩当作目标以外,还注重学生的学生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的目标,学生学习过程的目标,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
  总之,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授与学的主阵地,因此如何使这个阵地变得更有价值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这个阵地中,教师是主导者也是引导者,所以教师除了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课堂的有效的管理,引导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数学,掌握知识,就现在的农村学校而言,营造一种快乐的数学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2】 董林伟.数学实验: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国数学教育。2012.5 
  【3】 杨慧丽.初中第一堂数学课的思考和实践.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6 
  【4】 邓莹源.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韶关教育.2012 第三期 
  • 【发布时间】2022/5/29 14:02:58
  • 【点击频次】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