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之我见

 

【作者】 黄彦波

【机构】 马鹿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所以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应该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知识面广、包罗万象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才能在教学时得心应手,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掌握教学基本功、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并把这些知识适时带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的“惑”。因而,教师要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必定会受到学生的喜爱,继而热爱她所教的学科。
  巧设导语,引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这样既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吸引力,使学生进入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又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
  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生字生词是学生阅读中常遇到的难题,解决好生字生词的认识和理解,有助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的养成,便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自我积累。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语文的预习提示中列出的重点字、词,要求学生课前自己查阅工具书,弄清这些字、词的音、形、义和词语、词组,以及字、词的运用,养成细心揣摩、选字酌句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字生词的阅读障碍,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时要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边读边思,才能从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思维的启迪、智慧的积累、阅读的乐趣,边读边思考,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路,筛选提要,辨伪存真,形成见解,内化感悟,提升思想。培养积累的习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逐渐提出动笔的要求,加强学生读书笔记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的阅读习惯。读书时有何感想和收获,随手作个读书笔记。古文精华、唐诗宋词、范文中精彩的片段、名人名句,古今中外格言都要摘录下来,并通过反复咏诵转化成自身的语文素养,精彩的片段、精辟见解、故事、谚语抄下来,制成资料卡片,分类成册,写作需要时信手拈来,融入其中,文章立见起色。
  营造愉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情轻松愉悦时,感知效率就高,认知心理、情性心理也会和谐共进。学生对学习本身所怀有的积极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效果。语文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氛围,使他们变苦学、畏学、厌学为乐学。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从心理愉悦因素的培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学习词语时,我尽量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讲得生动些,我让学生们练习用各种类型的词语描述班级某一名同学,让其他人来猜他(她)写的是谁,一时间课堂充满了欢声与掌声,大家再也不感觉语法课“没意思”了。 
  善用评价,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评价方式和评价语,使学生受到鼓舞,继而对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阅读自己的课外书时,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阅读别人的书籍时,遇到精彩的部分可以积累下来;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写下来,哪怕是只言片语,要像茅盾先生说的那样,“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同时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不仅是小学生练笔的好形式,而且也是加强品德修养、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凡作家、名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且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通过开展活动,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方式。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有重要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助于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丰富个性,丰富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把语文学习的土地推向更广阔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线工作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寻求各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教学方式来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
  • 【发布时间】2022/5/1 22:02:31
  • 【点击频次】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