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现代学校管理几点认识
【关键词】 ;
【正文】近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小学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任职小学校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管理工作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马克思曾指出,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理性行为,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特有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淡化管理理念,增进服务意识
现代社会,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教育专家指出,学校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学校管理者做了多少事、多么凌人威严,不在于被管理者多么俯首帖耳,顺从听话。而在于学校管理者的观念是否创新、思维是否超群,在于被管理者的个性潜能是否得到挖掘,工作及学习积极性是否最大限度的得到激发。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要不仅能为教师和学生下达“任务”,更重要的是能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
譬如,在研究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为教师提供了了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注重教学创新、提倡高度的个性化的多姿多彩的教学。在这种情境下,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应抛弃用条条框框管理及限制教师和学生的做法,思考较多的应是如何为教师提供较多的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人文及物质环境,让教师和学生从在固定的教室和校园的小天地里传统教书、俯首听话的环境中走出来。假如不这样思考,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这样的教育服务,就会贻误教学,就会扼杀人才培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对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创设教师之间备课互助、信息交流、切磋教法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术氛围;开辟学生独立自主、相互研讨、课外实践的学习天地。想方设法修建学生公寓,扩建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能更好的自主学习、研讨实践,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想方设法搭设听课、评课平台、“走出去,请进来”、为教师制造适当的学习场合与机遇,帮助教师成就事业、创造业绩。
二、拓展民主域限,活跃师生思维
实施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方式,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管理上的重要体现,一处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保障则是民主,要让教师和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愿说话、敢说话,愿意建言献策,敢于倾吐心声。只有这样,学校工作才会有生气,师生才会风貌焕然。然而,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学校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和学生行使民主权利只限于建言献策,倾吐心声,敢于说话,敢于进谏是不够的,域限需要不断拓展。我们实践活跃师生思维,研究开放民主氛围,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学校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
以学校纪律和环境卫生为例,教工和学生代表每学期总是对部分学生和班级,纪律松散、卫生脏乱的现象提出批评,可是,这些现象却总是得不到彻底解决与纠正,我们让教师和学生开动思维,出主意想办法,将民主域限拓展,改“权利集中制”为“权利分散制”。权利下放,将原来由政教处和团队处一手包揽的工作,分散的班级、小组,调动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任务人人担,责任人人负,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学校纪律和环境卫生出现了新面貌。再如,为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推出新意。我们开放民主渠道,活跃师生思维,开展创造性学校管理工作,加强学校工作“全程监管”。从每周的行政例会、教职工大会到每月的领导班子扩大会,从周安排工作到月工作重点到月末的各项工作总结,我们都吸收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与,让他们全程监管学校工作,学校设有“学校工作意见箱”,教师和学生对学校领导、对学校工作有意见和建议,可以随时提出。教师和学生全程监管学校工作,不仅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得到充分体现,而且减少了学校工作的失误和弊端,使学校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我们还尝试民主监管进课堂,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定。这样做,对教师认真备课、上课促进极大;尝试成立小记者站,组织学生向报刊杂志写文章,宣传报道学生和学校事迹,培养赞美同学和热爱学校的情感;尝试师生定期为校长工作提建议,促使学校工作不断出现新起色。
三、注重情感投入,凝聚师生心力
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无需讳言,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曾经走过若干弯路,对教师进行制度约束,苛刻要求,是非对错校长一人说了算,教师如有差错,就给以严厉惩罚,学校万马齐喑,秩序井然。在这种风格管理下的教师和学生,往往谨慎而胆怯,逆反心理严重,情绪不稳定,视学校为寄居场所,一旦学校发生什么事情,总是袖手旁观,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感,没有以校为家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不言而喻。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学校管理应注重情感投入,要努力提高人的个性心理素质,培养和鼓励教师和学生树立积极进取和主动创新的精神,以形成良好的群体人格,凝聚教师和学生的向心力,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师生群体。
注重情感投入,要研究方法,还要端正心态。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对教师和学生的事事迁就,也不能误认为是对教师和学生所犯事情的包庇纵容。校长要在人本观念的导引下,对教师和学生自身工作和生活问题要进行正确的解决和处理。譬如,逢遇节假日,校长一般对教师的生活需求都十分关注,这时,校长要理智的、策略的、不露声色的,对教师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解决。解决的要合情、合理,不炫耀功绩。教师取得成绩和犯有错误,要正确及时的对取得成绩的教师进行表扬,要正确及时的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批评惩罚,及时合理的批评惩罚是另类情感投入。校长要放下架子,经常深入到教师和学生当中,与教师和学生交流交谈,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做他们的朋友和知心人。
注重情感投入,校长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要清除传统学校管理的弊端,要研究学校管理如何投入情感,要坚持人本观念,要坚持创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师生心力,学校工作才会朝气蓬勃,才会不断取得优秀成果。
一、淡化管理理念,增进服务意识
现代社会,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教育专家指出,学校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学校管理者做了多少事、多么凌人威严,不在于被管理者多么俯首帖耳,顺从听话。而在于学校管理者的观念是否创新、思维是否超群,在于被管理者的个性潜能是否得到挖掘,工作及学习积极性是否最大限度的得到激发。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要不仅能为教师和学生下达“任务”,更重要的是能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
譬如,在研究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新课程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为教师提供了了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注重教学创新、提倡高度的个性化的多姿多彩的教学。在这种情境下,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应抛弃用条条框框管理及限制教师和学生的做法,思考较多的应是如何为教师提供较多的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人文及物质环境,让教师和学生从在固定的教室和校园的小天地里传统教书、俯首听话的环境中走出来。假如不这样思考,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这样的教育服务,就会贻误教学,就会扼杀人才培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对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创设教师之间备课互助、信息交流、切磋教法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术氛围;开辟学生独立自主、相互研讨、课外实践的学习天地。想方设法修建学生公寓,扩建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能更好的自主学习、研讨实践,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想方设法搭设听课、评课平台、“走出去,请进来”、为教师制造适当的学习场合与机遇,帮助教师成就事业、创造业绩。
二、拓展民主域限,活跃师生思维
实施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方式,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管理上的重要体现,一处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保障则是民主,要让教师和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愿说话、敢说话,愿意建言献策,敢于倾吐心声。只有这样,学校工作才会有生气,师生才会风貌焕然。然而,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学校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和学生行使民主权利只限于建言献策,倾吐心声,敢于说话,敢于进谏是不够的,域限需要不断拓展。我们实践活跃师生思维,研究开放民主氛围,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学校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
以学校纪律和环境卫生为例,教工和学生代表每学期总是对部分学生和班级,纪律松散、卫生脏乱的现象提出批评,可是,这些现象却总是得不到彻底解决与纠正,我们让教师和学生开动思维,出主意想办法,将民主域限拓展,改“权利集中制”为“权利分散制”。权利下放,将原来由政教处和团队处一手包揽的工作,分散的班级、小组,调动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任务人人担,责任人人负,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学校纪律和环境卫生出现了新面貌。再如,为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推出新意。我们开放民主渠道,活跃师生思维,开展创造性学校管理工作,加强学校工作“全程监管”。从每周的行政例会、教职工大会到每月的领导班子扩大会,从周安排工作到月工作重点到月末的各项工作总结,我们都吸收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与,让他们全程监管学校工作,学校设有“学校工作意见箱”,教师和学生对学校领导、对学校工作有意见和建议,可以随时提出。教师和学生全程监管学校工作,不仅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得到充分体现,而且减少了学校工作的失误和弊端,使学校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我们还尝试民主监管进课堂,组织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定。这样做,对教师认真备课、上课促进极大;尝试成立小记者站,组织学生向报刊杂志写文章,宣传报道学生和学校事迹,培养赞美同学和热爱学校的情感;尝试师生定期为校长工作提建议,促使学校工作不断出现新起色。
三、注重情感投入,凝聚师生心力
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无需讳言,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曾经走过若干弯路,对教师进行制度约束,苛刻要求,是非对错校长一人说了算,教师如有差错,就给以严厉惩罚,学校万马齐喑,秩序井然。在这种风格管理下的教师和学生,往往谨慎而胆怯,逆反心理严重,情绪不稳定,视学校为寄居场所,一旦学校发生什么事情,总是袖手旁观,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感,没有以校为家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不言而喻。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告诉我们,学校管理应注重情感投入,要努力提高人的个性心理素质,培养和鼓励教师和学生树立积极进取和主动创新的精神,以形成良好的群体人格,凝聚教师和学生的向心力,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师生群体。
注重情感投入,要研究方法,还要端正心态。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对教师和学生的事事迁就,也不能误认为是对教师和学生所犯事情的包庇纵容。校长要在人本观念的导引下,对教师和学生自身工作和生活问题要进行正确的解决和处理。譬如,逢遇节假日,校长一般对教师的生活需求都十分关注,这时,校长要理智的、策略的、不露声色的,对教师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引导,解决。解决的要合情、合理,不炫耀功绩。教师取得成绩和犯有错误,要正确及时的对取得成绩的教师进行表扬,要正确及时的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批评惩罚,及时合理的批评惩罚是另类情感投入。校长要放下架子,经常深入到教师和学生当中,与教师和学生交流交谈,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做他们的朋友和知心人。
注重情感投入,校长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要清除传统学校管理的弊端,要研究学校管理如何投入情感,要坚持人本观念,要坚持创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师生心力,学校工作才会朝气蓬勃,才会不断取得优秀成果。
- 【发布时间】2022/5/1 21:50:18
- 【点击频次】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