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与反思
【关键词】 ;
【正文】叶澜先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有感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我应用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反思。我通过观摩同行的课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令人欣喜之处,亦有不尽人意之处。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精神的反应,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点多多,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克服了过去在传统意识下被扭曲的竞争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甩掉了胆怯、害羞、害怕出错的包袱,敢问敢说,即使那些一向“少言寡语”的内向学生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性格变得开朗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心,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通过两年的实践今天我从三方面方面进行反思: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绩:(两个提高)
(一)学生的成绩提高了:
初一我是尝试着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使用,通过一年的努力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取得了质的飞跃,初一(1)班:平均分101.3,初一(2)班:平均分102.5.着足以说明每一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提高。
初二我是采用了纯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一年的努力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但保持了初一强劲势头而且有所突破。优生更优、中等生的潜力被挖掘出来、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学生素质提高了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更加喜爱学习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合作中享受愉悦、自由的感觉,学习的压力和畏惧的心理消除了,学生寻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参与合作的快乐,真正爱上了学习。
2、学生互补作用得到发挥,整体成绩显著提高。
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是充分发掘和利用了人际资源。在合作中懂得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也明白了只有大家同心协力,精诚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通过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一个小组里,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明显增强。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使每个学生学会发表个人见解。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而且随着课题进展学生会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渐的有难度、有深度、综合性比较强。在提出问题时发言自然大方,不做作。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合作学习前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
2、合作学习时留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少
3、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合作时机的问题
4、小组合作学习无序
5、自身缺乏指导“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知识和技能;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在学生个人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进行思考就匆匆地“被合作”了,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留给学生足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因此,我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时间。
3、 选择好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切入点。结合教材确定“合作学习”内容,既注意要有一定基础性,又要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合作,让他们既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合作学习要把握机会、灵活安排。合作学习的安排可以是课前预设的,也可以在教学中临时安排,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适当的合作时机。一般来说,以下情况比较适宜进行合作学习:
(1)当学习任务比较多,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
(2)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3)当某一知识点,学生的意见出现大的分歧,或解法多样化时,也是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
4、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以上我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谈了一些我个人的意见,当然这些心得的取得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是在几位领导的建议下,在数学组各位同仁帮助下所获得的,我也是一个初学者,一个尝试者,以上的论述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为哈镇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甩掉了胆怯、害羞、害怕出错的包袱,敢问敢说,即使那些一向“少言寡语”的内向学生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性格变得开朗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心,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通过两年的实践今天我从三方面方面进行反思: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所取得的成绩:(两个提高)
(一)学生的成绩提高了:
初一我是尝试着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使用,通过一年的努力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取得了质的飞跃,初一(1)班:平均分101.3,初一(2)班:平均分102.5.着足以说明每一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提高。
初二我是采用了纯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一年的努力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不但保持了初一强劲势头而且有所突破。优生更优、中等生的潜力被挖掘出来、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学生素质提高了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更加喜爱学习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合作中享受愉悦、自由的感觉,学习的压力和畏惧的心理消除了,学生寻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参与合作的快乐,真正爱上了学习。
2、学生互补作用得到发挥,整体成绩显著提高。
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是充分发掘和利用了人际资源。在合作中懂得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也明白了只有大家同心协力,精诚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通过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一个小组里,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明显增强。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使每个学生学会发表个人见解。在数学课堂中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而且随着课题进展学生会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渐的有难度、有深度、综合性比较强。在提出问题时发言自然大方,不做作。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合作学习前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
2、合作学习时留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少
3、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合作时机的问题
4、小组合作学习无序
5、自身缺乏指导“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知识和技能;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在学生个人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进行思考就匆匆地“被合作”了,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留给学生足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因此,我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时间。
3、 选择好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切入点。结合教材确定“合作学习”内容,既注意要有一定基础性,又要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合作,让他们既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合作学习要把握机会、灵活安排。合作学习的安排可以是课前预设的,也可以在教学中临时安排,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适当的合作时机。一般来说,以下情况比较适宜进行合作学习:
(1)当学习任务比较多,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
(2)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
(3)当某一知识点,学生的意见出现大的分歧,或解法多样化时,也是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
4、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以上我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谈了一些我个人的意见,当然这些心得的取得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是在几位领导的建议下,在数学组各位同仁帮助下所获得的,我也是一个初学者,一个尝试者,以上的论述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为哈镇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 【发布时间】2022/2/28 9:58:32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