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生使用手机微信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以神木一中为例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基于对神木一中学生手机使用微信的问卷调查,对高中生在使用微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有助于高中生正确使用微信,同时有助于学校通过微信平台,激发高中生的积极性,在校园中形成一个正确使用微信的校园风气,有助于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神木一中;高中生;微信
一、高中生使用手机微信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生对于手机微信缺乏认知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对于手机微信的认知程度还仅仅停在聊天转账上面。对于微信的使用,绝大部分的高中生的第一反应会是聊天,并没有深入的去想,微信能带给我们什么便利的地方,或者说是不利的一面。只是一味的在微信上与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尽情的聊天,不可厚非,联络感情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说,能在微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比如像一小部分的人,在微信中创业,成为微商,这样可以将微信的用途发挥到极致。但是由于高中生对于微信缺乏认识,导致高中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将微信处在一个弊大于利的境界,比如:在课堂上玩微信,耽误学业;走路时玩微信,影响安全;吃饭时玩微信,与朋友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等等。
在此过程中,高中生对于新兴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够,虽然接受能力很强,但处理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二) 学校以及学生无法发挥手机微信的学习功能
微信拓宽了学生的交际范围,不局限于神木一中这所学校内,通过以前的好友介绍或者是摇一摇等方法,接触到远在千里之外,甚至于国外的朋友,近到就在学校附近。但是学生并没有从这种广泛的朋友圈中,利用微信去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态度或者其他无法在生活周边的朋友学习到的知识等。
学校以及学生对于微信平台的学习功能看待的比较轻,可能认为微信并不具有学习的功能,只适合于双方的联络,最多也只是通过其他的公众平台看他人的文章,从中学习一些经验、看法等,但是无法确认高中生是否能真正的吸收其中的经验和看法。
微信本身是具有学习功能的,只是这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雪藏了,导致学校以及学生未曾发现过它,不曾重视过。
(三)高中生缺乏学习正能量的动力
高中生是个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勇于去尝试的群体,也是一个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误导的群体。虽然高中生已经成年,有个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是毕竟还未真正进入社会,建立起来的三观不全面,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面对的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们,高中生在这些群体里面还是一张白纸,面对微信中频繁复杂的爆炸信息,一般的高中生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断,容易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
微信中的消息面有好有坏,有利有弊,是不经过筛选的,各种微信平台,高中生会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平台,但是平台的消息面不一定是适合单个的高中生。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高中生还不具备面对信息面良好的处理能力,一味的以个人主义思想去判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无法通过换位思考来揣摩撰写者的思想。
高中生对于微信中广泛的知识面,无法做出一个客观的评判,这样容易影响高中生的思维,可能会使一些偏激的高中生更加偏激,无法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相关建议
(一) 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对于微信的认知程度
沟通是一座桥梁。老师首先必须要清楚学生的性格、个性等方面,还要了解自己授课的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大众要求,通过微信的聊天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使自己的课堂气氛活跃,有吸引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增加教学质量,提高参与度,不至于让学生觉得上课很无聊,甚至会有学不到东西、浪费时间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微信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从微信中学习了解到哪些方面等等。
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控制自己,不要让自己沉溺于微信或者其他软件上,尽可能的投入学习中去。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能忘记主业,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学生也可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质量,比如查阅一些书本中没有的知识等。学生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从深层次的了解微信的作用,让自己对微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让微信成为学习的平台
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创建一个专属于学校的微信平台,成立管理微信平台的专项人员,在微信平台上,可以有介绍学校的历史、发展、以及其他竞赛比赛,或者也可以有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免费的电子书供学生下载。其次,学校可以提供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许学生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好的,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是有用的,学校可以从中选取可执行的建议,组织人员采取行动并且执行。这样可使学生有被学校重视,并且参与学校建设中去的感受,让学生更有爱护学校,维护学校的意念。
对学生而言,微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软件,由于学校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学生学习的途径增加了,也更加方便了。对于平常热衷于玩微信的人而言,可及时了解学校的状况,在己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不会有实名制。
(三) 建议手机微信的正能量形象
由于微信的使用率过高,而且影响面也比较广,对于学生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微信本身良好的功能因此而浪费。学校可以邀请这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懂得,微信不仅仅是一种聊天的工具,假设使用得当,可以创造出无法想象的财富,例如人脉、洗涤心灵、金钱等。微信也是传播正能量的一种方式,因为使用微信的人很多,避免不了一些人在微信上传播一些不好的消息,而学生很多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或者是说没有一个健全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这些的影响,所以才要让老师或者学校方面,在触手可及的微信平台中宣传正能量,使得学生能够受到熏陶,不受消极消息的影响,更间接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高中生是社会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将高中生正确的引导到一条充满正能量、富有激情的道路上,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对于未来的发展极具价值的。
参考文献:
[1]王瑶.微信与微传播[J].传媒观察,2013(2):87-89.
[2]李武.青少年社会化阅读动机研究:以上海初高中生微信阅读为例[D].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1)
关键词:神木一中;高中生;微信
一、高中生使用手机微信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生对于手机微信缺乏认知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对于手机微信的认知程度还仅仅停在聊天转账上面。对于微信的使用,绝大部分的高中生的第一反应会是聊天,并没有深入的去想,微信能带给我们什么便利的地方,或者说是不利的一面。只是一味的在微信上与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尽情的聊天,不可厚非,联络感情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说,能在微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比如像一小部分的人,在微信中创业,成为微商,这样可以将微信的用途发挥到极致。但是由于高中生对于微信缺乏认识,导致高中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将微信处在一个弊大于利的境界,比如:在课堂上玩微信,耽误学业;走路时玩微信,影响安全;吃饭时玩微信,与朋友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等等。
在此过程中,高中生对于新兴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够,虽然接受能力很强,但处理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二) 学校以及学生无法发挥手机微信的学习功能
微信拓宽了学生的交际范围,不局限于神木一中这所学校内,通过以前的好友介绍或者是摇一摇等方法,接触到远在千里之外,甚至于国外的朋友,近到就在学校附近。但是学生并没有从这种广泛的朋友圈中,利用微信去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态度或者其他无法在生活周边的朋友学习到的知识等。
学校以及学生对于微信平台的学习功能看待的比较轻,可能认为微信并不具有学习的功能,只适合于双方的联络,最多也只是通过其他的公众平台看他人的文章,从中学习一些经验、看法等,但是无法确认高中生是否能真正的吸收其中的经验和看法。
微信本身是具有学习功能的,只是这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雪藏了,导致学校以及学生未曾发现过它,不曾重视过。
(三)高中生缺乏学习正能量的动力
高中生是个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勇于去尝试的群体,也是一个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误导的群体。虽然高中生已经成年,有个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是毕竟还未真正进入社会,建立起来的三观不全面,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面对的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们,高中生在这些群体里面还是一张白纸,面对微信中频繁复杂的爆炸信息,一般的高中生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断,容易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
微信中的消息面有好有坏,有利有弊,是不经过筛选的,各种微信平台,高中生会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平台,但是平台的消息面不一定是适合单个的高中生。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高中生还不具备面对信息面良好的处理能力,一味的以个人主义思想去判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无法通过换位思考来揣摩撰写者的思想。
高中生对于微信中广泛的知识面,无法做出一个客观的评判,这样容易影响高中生的思维,可能会使一些偏激的高中生更加偏激,无法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相关建议
(一) 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对于微信的认知程度
沟通是一座桥梁。老师首先必须要清楚学生的性格、个性等方面,还要了解自己授课的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大众要求,通过微信的聊天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使自己的课堂气氛活跃,有吸引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增加教学质量,提高参与度,不至于让学生觉得上课很无聊,甚至会有学不到东西、浪费时间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微信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从微信中学习了解到哪些方面等等。
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控制自己,不要让自己沉溺于微信或者其他软件上,尽可能的投入学习中去。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能忘记主业,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学生也可在适当的时间使用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质量,比如查阅一些书本中没有的知识等。学生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从深层次的了解微信的作用,让自己对微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让微信成为学习的平台
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创建一个专属于学校的微信平台,成立管理微信平台的专项人员,在微信平台上,可以有介绍学校的历史、发展、以及其他竞赛比赛,或者也可以有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免费的电子书供学生下载。其次,学校可以提供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许学生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好的,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是有用的,学校可以从中选取可执行的建议,组织人员采取行动并且执行。这样可使学生有被学校重视,并且参与学校建设中去的感受,让学生更有爱护学校,维护学校的意念。
对学生而言,微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软件,由于学校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学生学习的途径增加了,也更加方便了。对于平常热衷于玩微信的人而言,可及时了解学校的状况,在己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不会有实名制。
(三) 建议手机微信的正能量形象
由于微信的使用率过高,而且影响面也比较广,对于学生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微信本身良好的功能因此而浪费。学校可以邀请这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让学生懂得,微信不仅仅是一种聊天的工具,假设使用得当,可以创造出无法想象的财富,例如人脉、洗涤心灵、金钱等。微信也是传播正能量的一种方式,因为使用微信的人很多,避免不了一些人在微信上传播一些不好的消息,而学生很多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或者是说没有一个健全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这些的影响,所以才要让老师或者学校方面,在触手可及的微信平台中宣传正能量,使得学生能够受到熏陶,不受消极消息的影响,更间接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高中生是社会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将高中生正确的引导到一条充满正能量、富有激情的道路上,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对于未来的发展极具价值的。
参考文献:
[1]王瑶.微信与微传播[J].传媒观察,2013(2):87-89.
[2]李武.青少年社会化阅读动机研究:以上海初高中生微信阅读为例[D].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1)
- 【发布时间】2021/10/27 15:36:12
- 【点击频次】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