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果提高策略

 

【作者】 拉巴卓玛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第二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是学习所有课程的根本,其中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
        语文阅读教学中包含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就是在规定的教学课时中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而课外阅读针对的是课下的自我拓展延伸阅读,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在现在的教学中重视课内阅读忽略了课外阅读是我们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和问题,所以现在的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新的教学观念对现在的课堂做出改变。
        一、明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认知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和智商才开始渐渐发育,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弱,非常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引导。所以需要我们严格筛选学生们的课外读物。并且从教学结构上来分析,小学语文是整个教学结构中的基础组成。奠定好小学语文基础,尤其是开发好其语言组织能力,是每一个小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前提根本。例如《悯农》这首诗,不单单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体现出广大耕作人民的辛苦劳作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小学生的勤俭不浪费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想正确的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课外读物,需要我们对书籍内容有很好的把控,确保对小学生有非常好的成长和正确的引领。
        二、营造自主课外阅读氛围
        学习氛围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客观环境,老师在教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中,如果能够创造有助于小学生阅读氛围的话,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热情。比如课文中的一些寓言类文章,这些比较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小学生兴致勃勃,并且老师能够根据课堂内的知识指导学生深入阅读,就像《和氏璧》、《刻舟求剑》等,让学生实现课下自行阅读,这种授课方式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举办活动,开展课外阅读
        1.比一比,赛一赛。让他们相互比赛读课外读物读报纸。读书,要朗读精美的语句段落。可以进行短阅读和文章朗诵这种小活动。学生能够把文章读通顺,读懂内容,读出感情,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合作者表达出的意境和人物情感,并且能够让学生加深印象。
        2.复述文章内容比赛。让学生先读一遍文章然后再让他复述一遍,这样有助于他加深印象。可以组织种类繁多的内容形式,例如“读书有感”、“我最喜欢的诗歌”、“推荐一本书”,可以让他们仔细详细的复述和个人发挥复述。不仅可以把文章中的内容情感转换为学生自己的理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大帮助。
         3.进行角色朗读。朗读不仅可以进行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进行朗读。不同于集体朗读的集体性与合作性,分角色朗读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与能力,一篇文章可能会有不同的人物,每一个人物会有不同的语言。在文章中还会有叙述性的文字,不同的段落也可以找不同的学生分别进行朗读。学生会不自觉地进行角色代入,在朗读的时候认为自己就是文章中的主人公,文章人物的情感就是自己的情感。自己可以很好地融入课文中,这样分角色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喜欢朗读,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
  4.操作表演,角色表演赛。有些内容文章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开展,让他们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引导学生把唯美的童话故事创作成小话剧,每人分饰一角。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对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有助提升;通过这样的比赛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事情内容的认知,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什么是美、如何去展现美。
        四、让学生培养储备知识、拓宽视野
         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帮助学生提高改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说,在《看云识天气》的文章中,在教师讲完内容以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天气、气候方面的谚语,或者搜集一些描写天气方面的文章、诗歌等等,这些在学生对于景色方面的叙述和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每一位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并结合自己搜集的一些谚语段落,在课下写一篇课上学习的文章的读后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光可以进行知识储备提高自学能力,还可以让他们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所以说课内课外相互配合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改变他们对语文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功底,解决了在写作中没有话题和观点的问题。
        五、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知识面和储备太少以及他们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情况来教导他们如何阅读。只有这样,课外阅读的意义才能体现出来。首先,在教授学生阅读方法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注意什么是主次和重点,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阅读,从而实现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比如说,在《翠鸟》这篇课文的阅读时,老师需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要求学生针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进行描述,并且要明白作者的观察先后,然后根据作者的写作方式对其研究学习。在《大禹治水》这篇文章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其文章的主旨,这样就很容易了解大禹的意志与精神。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目的再去进行阅读,才能够让阅读效果有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文章进行相对应的形式和方法,逐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在提升学生个人素质综合能力方面课外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所有老师必须要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做好积极认真的指导作用,向学生教授课外阅读的方法,就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感受,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底蕴。
        参考文献:
         [1]闫廷明.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开展策略[J].甘肃教育,2019(11):46.
        [2]陈春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9(11):125.
  [3]赵晓书.浅谈课外阅读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7,4(04):252-253.

  • 【发布时间】2021/10/27 15:30:29
  • 【点击频次】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