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体育铅球教学
【关键词】 ;
【正文】铅球可能是体育课中比较不受欢迎的一个项目,尤其是对女生而言。原因在于推铅球不仅对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危险性还比较大。是一项对学生力量、速度和全身协调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体育运动。所以,对于非专业体育运动员的高中学生来说,铅球是一项比较考验人的意志的运动。因此,在中学课堂上,学生的铅球成绩相比其他的体育项目来说,是普遍偏低的。但鉴于推铅球,对于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质以及发扬体育精神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改善目前中学体育课堂上铅球成绩不高的现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中体育课堂铅球成绩偏低的原因探析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铅球这项运动的兴趣是比较低的,甚至部分学生存在着厌恶铅球学习的情绪。
1、场地的不合理和器材的不足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铅球教学场地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场地布局不规范而导致学生练习时不积极。再有就是受器材的限制,导致在铅球练习中每个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长,练习的次数少,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单一
教师采取何种模式教学,配以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对于良好课堂效果的取得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实践发现,造成目前这种铅球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因为教学模式的落后。
二、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1、做好 “ 推 ” 的准备练习。
“ 推铅球 ” ,顾名思义,铅球是用手肘 “ 推 ” 出去的,而不是 “ 扔 ” 出去的,但在初学者,特别是在女生中,往往容易出现 “ 扔 ” 的动作,形成 “ 满弓 ” 的姿势,这种错误的动作不仅不能把铅球推得更远,而且极易造成肌肉拉伤,为此,在练习第一步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 “ 推 ” 这个动作。为解决这问题,在训练中学生握好球后,特别要强调肘关节稍低于肩部,肘关节抬太高或太低易出现 “ 扔 ” 的动作,练习方法是在学生握好球后徒手做握球动作或将圆滑的石块握好面向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高,左脚尖指向前方并与右脚弓在一直线上;右膝稍曲,上体稍向右扭转,重心落右脚,左臂微屈于胸前,然后以左肩为轴,把右腿身体转向投掷方向,然后挺胸,抬头,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将球向前上方(约 40--42 度)的方向推出。重复多次的做这一练习,使学生对 “ 推 ” 的动作有较深刻的认识。
2、做好转体
即上体向右扭转,不论是原地推铅球还是滑步推铅球,只有充分扭转身体,才能加长用力的摆动弧度并拉紧左侧的肌肉,才能更好地发力。初学者往往把扭转身体做成向右侧体,因此在训练中要强调转体蹬腿动作,要求学生转体到面朝正前方向为准,以加强学生的转体意识。
3、解决全身发力及用力顺序问题。
推铅球是全身发力,至下而上用力的投掷项目,在原地推铅球时上体应充分扭转,要以大腿迅速伸直,并以右肩为轴,身体转向投掷方向,往前送髋,同时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将球推出,球推出时手肘、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将铅球拨动向内旋转。
只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学生才能更有效的上好一节推铅球课,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投掷项目成绩,进而发展学生学习投掷项目的兴趣。
三、学习滑步技术
采用橡皮筋牵引练习。方法1:将橡皮筋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橡皮筋的中部挂在练习者的踝关节处,练习者站在投掷圈后沿,借用橡皮筋助力作用,可增加学生蹬地脚滑步的距离,缩短滑步结束时两脚间距离;方法2:将橡皮筋一端套在练习者的手腕上,另一端由帮助者牵拉控制,可阻止练习者上体过早抬起和转体。在出手前,使身体保持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
四、培养完整正确的最后用力动作概念和快速用力推铅球技术
1、推铅球是非周期性动作的结合,是一系列不同的单一动作组成,
由于每个动作是依次完成的,在动作结构上形成相对独立、复杂、连贯和稳定性,滑步与最后用力合理衔接,能提高铅出手前的速度,铅球在滑步阶段所获得的速度只有通过最后用力才起作用,最后用力是整个技术的关键部分,对创造优异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最后用力动作概念,可用多种多样的教学
方法,特别是要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要遵循由主到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前进原则,尽量要从细教学严格要求,在教学中明确最后用力的动作要领,是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因为动作要领是对学生完成动作时身体移动要领的概括。教学 中良好的运用要领,能对学生最后用力练习进行定位,对蹬、转、送、挺、推、拨等动作技术,得到尽快地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自我调整的意识。
3、在培养完整动作概念的同时,要注意对完成动作速度的提高
即快速用力推铅球能力。过去我们普遍认为推铅球技术是滑步距离短、投掷器械重,要推得远,非需最大的力量不可,铅球成绩主要取决于最大力量,然而、实践证明,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以其令人信服的成绩数次证明,中国人可以战胜人高马大的欧洲人,在平时学生的练习和比赛中,也有小个子战胜大个子的,所以我们对推铅球技术理论,有必要重新学习和认识。当今田径运动正朝着加快动作速度的方向发展,速度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和核心,力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间接相关因素,而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的直接因素。速度是评价各种能量、动量、冲量,评价各种力量作用于人体和器械运动效果的唯一标准,投掷成绩处决于器械出手的瞬间速度,在铅球投掷过程中,铅球的质量是始终保持不变的从运动力学斜抛公式s=vo2.sin2a/g中可知,铅球出手后飞行的距离与铅球出手速度平方成正比。
最后,通过课堂教学,既要懂得技术的重要性,也要使学生懂得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与技术动作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合理技术的保障,通过合理的技术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发挥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改进技术,也不可忽视身体素质练习的作用,要把身体素质的提高与技术动作的改进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一、高中体育课堂铅球成绩偏低的原因探析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铅球这项运动的兴趣是比较低的,甚至部分学生存在着厌恶铅球学习的情绪。
1、场地的不合理和器材的不足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铅球教学场地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场地布局不规范而导致学生练习时不积极。再有就是受器材的限制,导致在铅球练习中每个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长,练习的次数少,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的落后和教学方法的单一
教师采取何种模式教学,配以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对于良好课堂效果的取得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实践发现,造成目前这种铅球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因为教学模式的落后。
二、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1、做好 “ 推 ” 的准备练习。
“ 推铅球 ” ,顾名思义,铅球是用手肘 “ 推 ” 出去的,而不是 “ 扔 ” 出去的,但在初学者,特别是在女生中,往往容易出现 “ 扔 ” 的动作,形成 “ 满弓 ” 的姿势,这种错误的动作不仅不能把铅球推得更远,而且极易造成肌肉拉伤,为此,在练习第一步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 “ 推 ” 这个动作。为解决这问题,在训练中学生握好球后,特别要强调肘关节稍低于肩部,肘关节抬太高或太低易出现 “ 扔 ” 的动作,练习方法是在学生握好球后徒手做握球动作或将圆滑的石块握好面向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高,左脚尖指向前方并与右脚弓在一直线上;右膝稍曲,上体稍向右扭转,重心落右脚,左臂微屈于胸前,然后以左肩为轴,把右腿身体转向投掷方向,然后挺胸,抬头,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将球向前上方(约 40--42 度)的方向推出。重复多次的做这一练习,使学生对 “ 推 ” 的动作有较深刻的认识。
2、做好转体
即上体向右扭转,不论是原地推铅球还是滑步推铅球,只有充分扭转身体,才能加长用力的摆动弧度并拉紧左侧的肌肉,才能更好地发力。初学者往往把扭转身体做成向右侧体,因此在训练中要强调转体蹬腿动作,要求学生转体到面朝正前方向为准,以加强学生的转体意识。
3、解决全身发力及用力顺序问题。
推铅球是全身发力,至下而上用力的投掷项目,在原地推铅球时上体应充分扭转,要以大腿迅速伸直,并以右肩为轴,身体转向投掷方向,往前送髋,同时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将球推出,球推出时手肘、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将铅球拨动向内旋转。
只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学生才能更有效的上好一节推铅球课,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投掷项目成绩,进而发展学生学习投掷项目的兴趣。
三、学习滑步技术
采用橡皮筋牵引练习。方法1:将橡皮筋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橡皮筋的中部挂在练习者的踝关节处,练习者站在投掷圈后沿,借用橡皮筋助力作用,可增加学生蹬地脚滑步的距离,缩短滑步结束时两脚间距离;方法2:将橡皮筋一端套在练习者的手腕上,另一端由帮助者牵拉控制,可阻止练习者上体过早抬起和转体。在出手前,使身体保持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
四、培养完整正确的最后用力动作概念和快速用力推铅球技术
1、推铅球是非周期性动作的结合,是一系列不同的单一动作组成,
由于每个动作是依次完成的,在动作结构上形成相对独立、复杂、连贯和稳定性,滑步与最后用力合理衔接,能提高铅出手前的速度,铅球在滑步阶段所获得的速度只有通过最后用力才起作用,最后用力是整个技术的关键部分,对创造优异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最后用力动作概念,可用多种多样的教学
方法,特别是要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要遵循由主到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前进原则,尽量要从细教学严格要求,在教学中明确最后用力的动作要领,是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因为动作要领是对学生完成动作时身体移动要领的概括。教学 中良好的运用要领,能对学生最后用力练习进行定位,对蹬、转、送、挺、推、拨等动作技术,得到尽快地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自我调整的意识。
3、在培养完整动作概念的同时,要注意对完成动作速度的提高
即快速用力推铅球能力。过去我们普遍认为推铅球技术是滑步距离短、投掷器械重,要推得远,非需最大的力量不可,铅球成绩主要取决于最大力量,然而、实践证明,我国女子铅球运动员以其令人信服的成绩数次证明,中国人可以战胜人高马大的欧洲人,在平时学生的练习和比赛中,也有小个子战胜大个子的,所以我们对推铅球技术理论,有必要重新学习和认识。当今田径运动正朝着加快动作速度的方向发展,速度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和核心,力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间接相关因素,而速度是决定运动成绩的直接因素。速度是评价各种能量、动量、冲量,评价各种力量作用于人体和器械运动效果的唯一标准,投掷成绩处决于器械出手的瞬间速度,在铅球投掷过程中,铅球的质量是始终保持不变的从运动力学斜抛公式s=vo2.sin2a/g中可知,铅球出手后飞行的距离与铅球出手速度平方成正比。
最后,通过课堂教学,既要懂得技术的重要性,也要使学生懂得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素质与技术动作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合理技术的保障,通过合理的技术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发挥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改进技术,也不可忽视身体素质练习的作用,要把身体素质的提高与技术动作的改进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 【发布时间】2021/10/27 15:29:08
- 【点击频次】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