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小学体育课中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 何召玲

【机构】 永安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校园内外的公共安全已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但课堂安全特别是作为活动性最强的体育课安全,却成为安全工作最容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目前,一些学校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师,片面强调安全管理,减少甚至取消开展危险系数较大的体育项目,造成体育课“缩水”,导致学生体育成绩不达标,影响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课堂中的主导者,体育老师肩负重要的责任,如何做好防范工作,已成为安全意识培养和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课中的安全隐患 
  (一)球类成意外事故高发项目。
  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率最多的是球类项目,占事故发生率的47.6%。主要原因是在对抗性球类项目中,学生事故发生率高是由于学生的基本技术水平低、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对竞赛规则不够重视。人体频繁地发生身体接触与碰撞,而学生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幅度,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二)伤害部位多集中在四肢。
  体育课中,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伤害部位多集中在四肢,占事故发生率的80%,同时,骨裂或骨折占事故率44%。主要原因是学生更喜欢从事竞争性、对抗性比较强、比较激烈的体育项目有关,而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又比较薄弱,运动强度和节奏控制能力较差所致。 
  (三) 事故多发于细节。
  学生和老师都认为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只有不到10%的事故被认为是不可避免,而那些可以避免的事故中绝大部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主要原因是安全隐患常常隐藏于很多细小的环节之中,可是只要教师不着重指出,或对安全的注意事项要求不严,学生在体验时麻痹大意就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四)学生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淡薄。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身体素质不一,感觉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差别,自我保护意识单薄。同时由于教师片面强调器材保护而忽略学生间的相互保护、相互救助,也是造成体育课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五)部分教师缺乏应急救护知识。
  部分教师知识结构断层,缺乏应急救护知识。同时,课堂组织管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纪律和安全教育、缺乏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措施的教育、课前准备不充分等也是造成体育课重要安全隐患。
  二、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一)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
  很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对很多细节掉以轻心,不以为意,关键是我们常常要放多一个“心”。体育课涉及的活动比较多,每节体育课都会有不同的活动内容,有各种球类,有障碍跑,还有投掷类的垒球、铅球、实心球等这些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如果课堂上需要进行这些项目教学的话,老师在课前应对这些体育器材进行检查,避免这些器材因有老化、剥落等问题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危险。曾经有个别学校的篮球架在风雨中日晒雨淋老化后,没有及时更换,在球与架激烈的冲撞中,导致篮球板脱落,造成坠物伤人。也有因足球门栏固定不牢,门栏翻倒压伤人的情况出现。因此对这些器材的检查非常重要。
  (二)检查好运动场地。
  运动场地是学生体育活动的载体,运动场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运动场地的范围很广泛,在学校里,主要指的是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在场地造成的伤害事故中,坑洼不平是最常见的问题,另外还有跑道板结、沙坑少沙、乒乓球台密集等等问题。造成这一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时间过长,且疏于管理维护,还有的是一开始修建就存在不科学的情况,加上学生本身活泼好动的特点,不安全因素显而易见。例如,在进行跳远教学前,要检查沙池里面有没有其他尖锐的异物,特别是玻璃类的易伤人的利器,要及时将其清理掉,这在沙池中是常见的东西。对于跑道上的沙子石头要清理干净,避免摔跤扭伤脚。
  (三)做好热身的准备运动。
  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是必须的。在平时,我们都处于一个静止状态,我们全身肌肉,筋骨还没有活动开来,如果突然进行激烈运动,很容易会造成拉伤、扭伤,因此在课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时间一定要足,不要只是形式主义。各种动作要合理安排好,头部,颈部,手部,脚部,腰部,各处关节都要舒展开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身体慢慢进入运动的状态,才能进行激烈运动。
  (四)做好了解学生体质特点的工作。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这不只是针对文科学习来说的,在体育课堂中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小学生。“一样米养活百样人”,不是每个人都有像刘翔、姚明那样的体质,每个人的体质特点都不一样。有素质好的,也有素质差的。学生的身体情况千差万别,有些先天身体不足的,像心肌炎、低血糖、哮喘等特异体质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如果在训练中给予他们一样的运动强度的话,他们可能会做不来,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运动标准。例如在我所任教的五年级,我就根据学生的体质特点,分出三个层次:高-中-低。运动强度和动作难度根据这三个层次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得到合理的锻炼,不会对个别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五)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老师不能掉以轻心,对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无论在平日或是课堂中,都要反复给他们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一遍不行,二遍、三遍……不在乎罗嗦,只要求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聪明的人总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也要注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上课穿皮鞋凉鞋、口袋装玩具小刀、胸前挂钥匙装饰物等不符合体育课堂常规要求的习惯。因为着装不合要求发生的摔跤事故时有发生,再加上口袋里和胸前的物品,其后果不可想象。第二类是推拉、疯赶的不良习惯,年龄越小,这种行为越容易发生。第三种不良习惯在夏季体育课堂上容易发生,比如学生课前大量饮水、课后立即凉水冲头洗脸等等,在夏季高温天气下,是很不安全和不科学的做法。因此一定要纠正学生这些不良习惯。
  三、合理开展课堂中的活动内容
  (一)定好要求,讲明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展一个活动前,老师一定要认真讲解活动细则,做好示范动作,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在扔沙包的时候,要安排好学生站什么位置,注意不能扔哪个身体部位,如何闪躲等,以最正确的方式去完成活动任务。又如在跳4.5米大绳的时候,如果安排不当,绳子打到人身上,是很痛的,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学生的队形,讲明规矩。10个人为一组,一个一个轮着跳,一组跳完后,先停下,这组同学疏散后,下一组再接着跳,避免因为来不及走而出现拥堵,导致摔跤的情况。
  (二)清理现场,做好防范。
  2013年5月13日下午,某校体育教师正在带领学生进行足球训练,一名队员把另一位队员腿踢骨折,体育老师发现这位队员骨折后,将其平放于草坪上,校长和班主任闻讯后,和体育老师迅速将张某送往医院并及时通知了家长,经诊断其为小腿骨折,从这例子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开展一些剧烈的活动时,要注意加强安全措施保护,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三)找好帮手,分好队伍。
  老师不是孙悟空,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金睛火眼,一个人要面对四、五十个学生,也会有疏漏的时候。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一个人能力有限,那么就找多几个人来帮自己做好监督。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选出一些自觉性强,领悟能力高,有领导能力,能让其他同学信服的同学来做小组长,在活动的过程中管好其他同学的纪律,效果也不会比老师的管理差。老师当一个总指挥者,发总指令。针对一些调皮异常的学生,更要多几分注意和鼓励。根据体质不同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如每班70个人,每个层次分两个小组,每班六个小组,选出六个小组长做老师的小助手。这样分组既体现了组织性,也体现了计划性,不会杂乱无章。
  (四)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体育活动中,正确的保护和帮助是学生安全的有力保障。在教师强调不够,或者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伤害事故。比如在做仰卧起坐中,有的学生个头比较高,小体操垫子的长度有限。在这个情况下,一般要强调两个问题:一是做仰卧起坐的同学躺下去的时候,臀部挨着垫子一边的边缘然后再躺下去,这样头部一般不会触着地。二是帮助抱腿的同学,一定要坐在被帮助同学的脚上,然后双手环抱被帮助同学的小腿并拉紧,防止做仰卧起坐的同学在练习的时候身体向后滑动导致头部撞地。在练习单双杠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滑手的情况,在地面上,首先要铺好安全垫,其次老师在一旁要随时做好准备,有情况出现的时候,马上伸出手去抓稳。
  (五)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在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我们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我们要培养训练好自己的应急能力,不同情况要学会灵活处理。例如在课堂中,如果有同学身体不是很舒服的时候,让他们一个人回教室又没有别的老师照顾监管,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划定一个地方让他们活动或休息,避免他一个人出现其他情况而没有人发现。又如在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自然突发情况,例如雷雨闪电等情况时,就要及时疏散学生回到教室,或者是体育馆中,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活动。
  (六)制定预案,掌握技能。
  学校必须制定“处置体育伤害事故的紧急预案”,配备必要的药品和器械,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处置事故,以减少事故者的痛苦和损失,使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在较好地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与体育相关的基本医学知识和急救技能,善于预见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课内会随时关注学生在健身活动中的各种变化、调节课的节奏,给学生一个恰到好处的运动负荷和强度刺激。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在教学上处处想到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课上扎扎实实,认真负责,教法创新,大胆尝试;管理上严格要求,就可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 【发布时间】2021/10/27 15:28:04
  • 【点击频次】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