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中职学生的特点与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文化基础偏低,而且日常行为表现也较差。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在新形势下,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德育教育,就是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找出一条适应现代德育工作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中职 德育 道德 创新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首先必须保证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具备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而作为学校、社会、学生之间的“纽带”,中职教师能否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因多种原因没能升入普高,而选择了职业教育,其内心世界是不稳定、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第一,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较差,自卑感严重,但反抗和叛逆心理强烈;第二,兴趣广泛,但不重视学习。第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其形成原因,我们可以归结如下:第一,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并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他们更像是听“天书”,因为学不会而更不愿意学;第二,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是很注重理论考试的成绩,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课余时间较多,因此,他们思想意识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第三,学生的教育不但和学校有联系,而且和家庭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调查了解,很多学生家庭存在严重的教育缺失问题。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或是单亲,有的学生父母忙于生意撒手不管,有的学生父母文化层次低教育无方。正因为这些不利于学生成长因素的存在,从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的很大的难度。
二、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
要做到德育工作的创新,首先应该正确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结合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考虑中职生德育素质的基本情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收到实效。
第一,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培养良好德育氛围
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习态度、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学生德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德育的效果,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下功夫,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尤其是在师德建设中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健康人格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中职生由于是中考竞争的失败者,普遍具有自卑心理,遇事焦躁、思想不成熟。因此,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来推动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要发挥中职学校优势,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其次,坚持把学生当作学校的真正主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最后,把兴趣教育、认知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品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全面提高。
第三,发挥家庭社会教育功能,创建和谐德育环境。
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同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职生的德育工作要努力实现与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和良性互动。学校每学期应组织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题教育,主要内容有:爱父母的教育,孝敬长辈的教育,养成教育以及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教育等。通过环境氛围的熏陶可以内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德育教育。
第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德育形式。
学校应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方面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挖掘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也能有效地遏制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五,中职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有“爱心、诚心、耐心”三心。在老师心目中学生无论多调皮,都应该理解并加以引导,要把调皮视作“活泼”,就能够感到他们的可爱之处,有了这种思想,教师就会主动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他们犯错误,有了缺点时,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认识不足,改正缺点,心平气和地和他们平等交谈。即使批评也要摆事实讲道理,不断地变换方式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有此毅力。
总之,加强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是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把握中职生思想的特点,更新德育教育理念,在德育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结合不同形势下的不同德育现状,常抓不懈,把学生培养成为新型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王 彦 王 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尹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常做常新职业教育
关键词:中职 德育 道德 创新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要成为合格的技术型人才,首先必须保证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具备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而作为学校、社会、学生之间的“纽带”,中职教师能否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因多种原因没能升入普高,而选择了职业教育,其内心世界是不稳定、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第一,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较差,自卑感严重,但反抗和叛逆心理强烈;第二,兴趣广泛,但不重视学习。第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其形成原因,我们可以归结如下:第一,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并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他们更像是听“天书”,因为学不会而更不愿意学;第二,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是很注重理论考试的成绩,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课余时间较多,因此,他们思想意识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第三,学生的教育不但和学校有联系,而且和家庭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调查了解,很多学生家庭存在严重的教育缺失问题。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或是单亲,有的学生父母忙于生意撒手不管,有的学生父母文化层次低教育无方。正因为这些不利于学生成长因素的存在,从而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的很大的难度。
二、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
要做到德育工作的创新,首先应该正确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结合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考虑中职生德育素质的基本情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收到实效。
第一,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培养良好德育氛围
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习态度、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学生德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德育的效果,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下功夫,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尤其是在师德建设中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健康人格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中职生由于是中考竞争的失败者,普遍具有自卑心理,遇事焦躁、思想不成熟。因此,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来推动思想品德教育。首先,要发挥中职学校优势,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其次,坚持把学生当作学校的真正主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最后,把兴趣教育、认知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品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全面提高。
第三,发挥家庭社会教育功能,创建和谐德育环境。
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同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职生的德育工作要努力实现与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和良性互动。学校每学期应组织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题教育,主要内容有:爱父母的教育,孝敬长辈的教育,养成教育以及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教育等。通过环境氛围的熏陶可以内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德育教育。
第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德育形式。
学校应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方面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挖掘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也能有效地遏制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五,中职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有“爱心、诚心、耐心”三心。在老师心目中学生无论多调皮,都应该理解并加以引导,要把调皮视作“活泼”,就能够感到他们的可爱之处,有了这种思想,教师就会主动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他们犯错误,有了缺点时,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认识不足,改正缺点,心平气和地和他们平等交谈。即使批评也要摆事实讲道理,不断地变换方式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有此毅力。
总之,加强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是促进中职生健康成长的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把握中职生思想的特点,更新德育教育理念,在德育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结合不同形势下的不同德育现状,常抓不懈,把学生培养成为新型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王 彦 王 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尹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常做常新职业教育
- 【发布时间】2021/10/27 15:27:46
- 【点击频次】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