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两极分化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 江小娥

【机构】 黄埠镇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情况呈现出比小学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两极分化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自己多届初中数学的教学体会,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质量和教学进度。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否有办法预防这么严重的两极分化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办法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造成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
  一是,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心理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事半功倍,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还不强。有的学生从小就喜欢数学,他对数学中的数字、定理、定义、公式、证明等都觉得得心应手,每当看到数学他就会兴奋,再难的题他也能想方设法解决;有的学生本对数学不感兴趣,但因某个老师的原因而变得感兴趣了;有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软弱;也有学生对数学原来有兴趣,后来因更换老师或信心不足兴趣减退。所以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和意志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是,学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结构,所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和小学相比较,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没有及时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学习习惯未完全养成。
  初一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较为明显的一个阶段。由于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一新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则慢一些,因此数学学习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更为明显的又一阶段,现阶段所使用的教材中初二阶段内容较多,逻辑性更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且初二阶段是学生青春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处于叛逆心理最强,认知不太理智的重要时期,所以导致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二、对初中学生这种数学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解决
  (一)我们对学生可以做到的有
  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可采取适当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教会学习方法,教会如何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花费了不少工夫在数学上,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导致最终失去信心而不想再学,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学习的问题,从初一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的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水平,教师可实施分层教学。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潜能得到开发。
  首先,针对学生分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进行分层,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可逐个分层。对学生的分层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分层备课加强针对性。在教师对子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
  最后,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类指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本课堂,在课堂提问中有意识的让各层次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获。课堂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都有所涉及。课外作业也可分为几个层次,如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供学生选择,其中必做题要求各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学生不全部完成,或几个同学一起研究共同完成,这样在学生习中形成竞争意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学生训练时,要做课堂巡视,及时反馈,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辅导。对较低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较高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学生互相帮助完成,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总之,我们要在初中阶段努力让学生的两极分化减小,教师的任务艰巨,力争让学生多学知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增强。
  • 【发布时间】2021/6/26 15:36:22
  • 【点击频次】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