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加强识字写字指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 周苏彦

【机构】 长溪中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识字、写字是学习语文的开始,这是最基础的东西。识字是语文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掌握好良好的识字、写字方法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多年的识字、写字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新颖的识字、写字方法,在众多技巧策略中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同时使识字写字也成为小学生学习中一项有趣的活动。 
  关键词:基本  特色  识字  写字
  一、识字要讲究方法,变识字苦差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1、识字的过程中,除了利用汉字的构字方法来识字外,我还发现了很多比较常用的识字方法。如下:
  (1)词串识字
  低年级的归类识字中,都安排一定量的词串让学生识字。这些词串有的是表示季节、天气,有的是表示动物、植物,还有的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有的词串压韵,便于学生朗读、背诵,教师一旦呈现出来,学生乐于学,善于记。
  (2)吟唱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差,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在学习汉字时,对容易混淆的或笔画易错的汉字,可以通过编写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在教学“变”字,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变”与熟字“弯”不同,编成歌诀:“一点一横长,两竖立中央,左右添两点,又变新模样”。又如在教“春”时,编成歌诀:“三人日下去春游----春”让学生吟唱,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克服了字形难点,学生识字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游戏识字
  游戏是儿童喜欢参与的一项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在识字过程中,我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1)、猜谜语——把一些生字编成字谜。教学生字“坐”时,我编成谜语:两个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教“高”时,编成: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下方,大口张开嘴,小口往里藏;(2)、找朋友——首先做几个头饰,然后在头饰上分别写上:“西、火、女、日、禾、生”,再让学生演示,找到自己的朋友。
  (4)利用古诗识字
  古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其精巧的对仗、高低的平仄、悦耳的韵律以及综合而成的优美意境,即使今天读起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孩子阅读古诗是一种放松。他说:“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歌咏,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这说明读诗能把儿童原有的跳号呼啸的天性诱发出来,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将识字教学与古诗的吟诵结合起来,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有效提高识字效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识字部分就采用了在读古诗中识字的方法。在一至二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共安排了《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春晓》《林居》《所见》《小池》等11首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古诗。孩子在吟诵古诗中识字,兴趣大大提高,识字效果自然很好。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虽然也都编排了一部分古诗,但这些古诗大都编排在二年级以后的教科书中,编排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用来识字,而是在学习诗歌形式与体会诗歌意境上。有个别小语教科书在一至二年级教科书中虽然也编排了3~4首古诗,但与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相比,一方面古诗的量太小;另一方面,编者编排古诗的目的和二年级以后编排古诗的目的大致相同,主要不是用来识字,而是让小学生了解一点关于诗歌的知识。因此,从利用古诗教小学生识字这一点上讲,人教版开辟了利用古诗为现代小学教育服务的新领域。
  2、学习汉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在语言环境中记忆 
  学习生字一定要注意在语言环境中记忆,最好把字放到词、句子中记忆。比如:学习“朝阳”的“朝”时,可以记句子“火红的朝阳从东方升起”;学习“露珠”的“露”时,可以记忆“叶子上的露珠闪闪发亮”。这样我们不仅把字记住了,而且词也容易记牢,还能积累句子。 
  (2) 要加强复习 
  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接触大量汉字,如果不加强复习会影响学习效果。我们可以用老师教的方法,按照部首、形近、音近和多音来归纳,还可以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这样能使我们牢固地掌握字词。 
  (3)经常请教他人 
  对一些字学生学了也许过段时间就会忘掉。如果忘掉了,可以问问同学,家人。这样使我们的学习更加巩固。 
  (4) 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查字典是我们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我们具备熟练查字典的能力,就能掌握很多的生字和知识。 例如:“惬意”这个词同学们认识,也会发音,但对它的意思可能不会太了解,这时就需要打开字典查一查。要通过字音了解字义,可以利用音序查字法查。根据汉语拼音,在音节索引部分就可以找到 “qi è”这个发音,然后按照后面的页码,找到相应的页,这样就查到这个字了。根据字典上的解释,我们知道它表示“满足,畅快”的意思。 又如:“名闻遐迩”后面两个字念什么呢 ? 打开字典,看到字典部首目录,找到走之旁所在的页,然后在检字表中根据除开部首的笔画数在这一栏中找到相应的字,这样就可以查到它们的发音。第一个字念 “xiá” ,当“远”讲;第二个字念“ě r”,当“近”讲,这样“名闻遐迩”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若经常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来识字,对学生来说,识字就不是一种苦差事了,而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了。
  二、写字要加强指导,变写字累赘成一种能力,一种习惯。
  1、写字姿势正确与否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还直接影响到字写得美丑。所以每节写字前,我都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安”这几点,现在学生一到写字时,随口就吟诵出这八个字了,而且也真正做到这几点了。俗话说,好习惯是平时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终生受益。
  2、”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个原则。它要求写字教学,一是写字量比识字量要少,二是写字与识字不同步。写得少,更容易写得认真,写得好。写字与识字的安排怎么个同步?识字,把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放在前面学,基本上不考虑字形的繁简难易;写字,则严格按照书写的规律,在编排上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笔画少到笔画多,由独体到合体。如,一年级上册要求写的字基本上是独体字,每课学写的3~4个字,相对集中练写一两种基本笔画,“一二三”着重练习横画,“八入大天”着重练习“撇、捺”,“口日中”着重练写“横折”。
  3、汉字是一种表音表意的符号,了解了它的意义,掌握了它的规律,一般是不会写错的,并且是可以把它写美的。可是许多学生在写字时,不是少笔画,就是多笔画,写出的字“东倒西歪”“比例失调”,更有甚者,滥用“通假字”。出现上述种种情况除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细以外,更主要的是学生没有了解汉字,没有掌握其内在规律。笔者总结了一套“五步曲”写字法,其效果较为明显,现简介如下:
  (1)说一说
  说一说字的结构、音符、意符,自己采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等。老师先做示范,再让学生上台练习说,然后再让同桌之间互相说。如“刃”是“刀”上点了一点,表示刀中最锋利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加两点(许多学生写时多加了一点),因为刀的背面不锋利,这时可拿出实物——学生用的小刀,指出哪处锋利,有几处锋利。通过说、看这个字就不会写错了。
   此外,还可以结合字编谜语等形式巧记。如“二人力大冲破天” (夫),“要一半,扔一半”(奶)。
   (2)写一写
  机械重复地练字是不提倡的,但是适度地写字练习也是少不了的,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学生不同情况适当而定。例如,会写的少写甚至不写,好写错的多写两遍等。可以用笔写,也可用手指在桌上写。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在板书时要工整、规范。实践证明,书写规范、美观的教师,其学生的字也工整、耐看。
  (3)评一评
  评一评方式很多,可采取定期作业展览、书法竞赛等形式,评出“错字最少的人”“字写得最美的人”等等,也可以开展”让学生找一找媒体、广告中错别字”及“评一评字写得最美的媒体、广告”等活动,促使学生写对字,写美字。要积极鼓励、推荐学生参加书法大赛,学生得到奖励后,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写字、练字中去。
  (4)演一演
  单纯地讲写,时间长了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效果也不明显,若借助于表演造型,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吃”字,学生往往多写一横,成“口+气”,教师可请一名学生上台,让其嘴里横衔着一支笔,再给他一块糖让他吃,自然吃不成,因为嘴里横着一个东西。这样他会深深记住这个“吃”。
  (5)练一练
  学生毕竟是学生,写错字很正常。教师平时要做好记录,哪些字常被写错,哪些学生常写错哪些字,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隔三岔五地让学生练练。同时提倡学生临帖练字,每天练好三五个字即可。
  另外,多读书,勤动手,也是把字写正确、美观的基本功,因为只有多读书,勤动手(查字典),学生才不至于看到学过不久的字也感到生疏。
  综上所述,识字、写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激发了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形成了一种属于自身的特色,让小学生乐此不疲。我想只要是激起学生识字、写字兴趣,使学生乐于学,易于接受,就是高效。经过我不懈地努力,学生基本上能按课标的要求完成低年级识字的目的。经过检测,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 【发布时间】2021/6/26 15:32:11
  • 【点击频次】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