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上好中医护理课的意义与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目前,由于对中医护理认识不足,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普遍不高,直接影响了中医治疗的效果。本文从中医护理的作用角度阐述了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另外又总结了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这门课的发展有一些意义。
关键词:中医护理 意义 方法
一直以来,我们的护理在临床和教学方面都是偏重西医的,大家印象里,护士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打针、发药、测体温、量血压、观察病情和临床护理。由于对中医护理的认识不足,护理工作在中医医院曾一度被轻视,因为错误的认为中医治疗简单,中医护理不过是简单地服服药而已,不需要技术较高的护理人员来操作。因此,学生对于中医护理课程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观念的偏颇导致了大部分护士中医思维的缺乏,而中医治病素来讲究三分治,七分养,这种情况无疑使中医的治疗打了折扣。
事实上,护士运用好中医思维,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很大的意义。有研究表明,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施护,针对中风患者急性阶段和康复阶段进行中医护理性正确指导,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还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拿住院病人来说,住院、出院、打针、吃药、量体温、测血压,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了。如果中医护理掌握得好,病人的饮食起居、吃药打针、精神状态各个方面都会从中受益。例如:
(1)情志护理:情绪的变化可以影响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严重者可导致疾病。故历代中医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内经》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又有百病皆生于气等说法。利用中医思维,在护理工作中就能帮助病人消除不良情绪影响,用积极、勇敢的心态对待疾病。如抑郁症患者在性格上多抑郁、内向,不善表达自己的情绪,护士可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多交朋友,减轻压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此外还有很多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胃溃疡、紧张性头痛、肥胖等,运用中医思维,护士可以很好地帮助病人调节情志。
(2)饮食起居护理: 如中医认为牛羊肉、海鲜等发物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可以教育手术后病人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清代名医张隐庵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护士可以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不熬夜。
(3)选用药物:如感冒分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怎样判断是哪种感冒?不同的感冒应该怎样用药?又如亲戚送了些人参,可以用吗?怎样用?这些就需要运用中医辩证施护的思想。
既然中医护理对临床治疗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在上课过程中抓住学生的眼球,培养他们对中医的兴趣呢?笔者总结了工作过程中的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1)社会热点缩距离:引用当前社会热点,如前段时间大热的张悟本、脉诊验孕等,学生的很容易就被这样的例子吸引,结合中医知识详细讲解,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生活常识长知识:结合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医知识,如平时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三伏天进行的“冬病夏治”,又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红参的区别等等。学生对这一部分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有这么个事,不知道中医原理,教师结合中医知识解释清楚,学生是非常乐意听的。
(3)先进技术开眼界:在很多学生眼里,中医主要就是开药方、针灸等,有点跟不上时代形势了。实际上,中医有很多先进技术,如针灸麻醉、铺灸、药物熏蒸、脐疗等等,临床上有特别好的疗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录像等,介绍给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对中医治疗的信心。
(4)简单技术提能力:一些较简单的操作技术,如按摩、刮痧、拔罐等,可以在实验室里给学生示范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提高了他们的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增强学生进行中医实践的信心。
(5)模拟医患进情境: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学习兴趣、操作技能、临床处理能力。适当组织学生模拟“病人”和“护士”,让他们揣摩如何在现实中使用学到的知识,而不是纸上谈兵。在情境模拟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几个要点:(1)需要模拟什么?学生要用到哪些理论知识,提高哪方面的能力?(2)选择什么样的案例?(3)怎样模拟?包括模拟现场的设置,学生的选择、分工等等。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毕竟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我们不能为了尝试某种教学方式方法随意安排某个内容,而必须服从整个课程设置的需要,还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
此外,在理论知识部分要尽量避免满堂灌的方式,要想提起学生的兴趣,就要尽量的让他们的思想动起来。理论知识部分可以多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课前的预习,可以布置一些调查工作,如:调查贫血的病人如何调理?失眠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课堂上再拿出时间让大家讨论。课后作业也尽量布置一些生动的、可操作的作业:如学习了舌诊后,布置学生每人拍摄50张舌象照片。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沟通、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轻松的获得了知识。
以上就是笔者对中医护理这门课的一些看法和体会,希望这门课更加繁荣发展,为医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碧霞,李福成;中医护理的体会与经验[J].中华护理杂志,1958,04.
[2]郑丽丽;中医护理在中风急症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4,2
[3]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
作者简介:王玲玲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赵长磊 单位: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关键词:中医护理 意义 方法
一直以来,我们的护理在临床和教学方面都是偏重西医的,大家印象里,护士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打针、发药、测体温、量血压、观察病情和临床护理。由于对中医护理的认识不足,护理工作在中医医院曾一度被轻视,因为错误的认为中医治疗简单,中医护理不过是简单地服服药而已,不需要技术较高的护理人员来操作。因此,学生对于中医护理课程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观念的偏颇导致了大部分护士中医思维的缺乏,而中医治病素来讲究三分治,七分养,这种情况无疑使中医的治疗打了折扣。
事实上,护士运用好中医思维,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很大的意义。有研究表明,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施护,针对中风患者急性阶段和康复阶段进行中医护理性正确指导,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还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拿住院病人来说,住院、出院、打针、吃药、量体温、测血压,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了。如果中医护理掌握得好,病人的饮食起居、吃药打针、精神状态各个方面都会从中受益。例如:
(1)情志护理:情绪的变化可以影响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严重者可导致疾病。故历代中医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内经》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又有百病皆生于气等说法。利用中医思维,在护理工作中就能帮助病人消除不良情绪影响,用积极、勇敢的心态对待疾病。如抑郁症患者在性格上多抑郁、内向,不善表达自己的情绪,护士可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多交朋友,减轻压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此外还有很多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脏病、胃溃疡、紧张性头痛、肥胖等,运用中医思维,护士可以很好地帮助病人调节情志。
(2)饮食起居护理: 如中医认为牛羊肉、海鲜等发物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可以教育手术后病人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清代名医张隐庵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护士可以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不熬夜。
(3)选用药物:如感冒分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怎样判断是哪种感冒?不同的感冒应该怎样用药?又如亲戚送了些人参,可以用吗?怎样用?这些就需要运用中医辩证施护的思想。
既然中医护理对临床治疗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在上课过程中抓住学生的眼球,培养他们对中医的兴趣呢?笔者总结了工作过程中的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1)社会热点缩距离:引用当前社会热点,如前段时间大热的张悟本、脉诊验孕等,学生的很容易就被这样的例子吸引,结合中医知识详细讲解,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生活常识长知识:结合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医知识,如平时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三伏天进行的“冬病夏治”,又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红参的区别等等。学生对这一部分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有这么个事,不知道中医原理,教师结合中医知识解释清楚,学生是非常乐意听的。
(3)先进技术开眼界:在很多学生眼里,中医主要就是开药方、针灸等,有点跟不上时代形势了。实际上,中医有很多先进技术,如针灸麻醉、铺灸、药物熏蒸、脐疗等等,临床上有特别好的疗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录像等,介绍给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对中医治疗的信心。
(4)简单技术提能力:一些较简单的操作技术,如按摩、刮痧、拔罐等,可以在实验室里给学生示范讲解。学生很容易掌握,提高了他们的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增强学生进行中医实践的信心。
(5)模拟医患进情境: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学习兴趣、操作技能、临床处理能力。适当组织学生模拟“病人”和“护士”,让他们揣摩如何在现实中使用学到的知识,而不是纸上谈兵。在情境模拟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几个要点:(1)需要模拟什么?学生要用到哪些理论知识,提高哪方面的能力?(2)选择什么样的案例?(3)怎样模拟?包括模拟现场的设置,学生的选择、分工等等。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毕竟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我们不能为了尝试某种教学方式方法随意安排某个内容,而必须服从整个课程设置的需要,还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
此外,在理论知识部分要尽量避免满堂灌的方式,要想提起学生的兴趣,就要尽量的让他们的思想动起来。理论知识部分可以多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课前的预习,可以布置一些调查工作,如:调查贫血的病人如何调理?失眠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课堂上再拿出时间让大家讨论。课后作业也尽量布置一些生动的、可操作的作业:如学习了舌诊后,布置学生每人拍摄50张舌象照片。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运用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沟通、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轻松的获得了知识。
以上就是笔者对中医护理这门课的一些看法和体会,希望这门课更加繁荣发展,为医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碧霞,李福成;中医护理的体会与经验[J].中华护理杂志,1958,04.
[2]郑丽丽;中医护理在中风急症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4,2
[3]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1
作者简介:王玲玲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赵长磊 单位: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 【发布时间】2021/5/30 16:51:53
- 【点击频次】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