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园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 隋桂青

【机构】 诸城市市直机关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人文教育的呼声在教育界产生的巨大反响,幼儿的人文教育也成为幼教界广大学者和教师们的新宠。建构科学合理系统的幼儿人文教育课程便成为教育改革中的新潮流与趋势。但是,在探索幼儿人文教育课程的道路上,产生的问题也呼之欲出:教育者不能充分挖掘潜在的有价值的系统的人文教育资源。也就是幼儿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幼儿园人文教育课程开发创建的必备前提。因此,作者将幼儿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切入点,旨在充实幼儿人文教育课程的理论,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潜在的学前儿童人文教育资源,如何发挥教育者在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发展。幼儿人文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必定会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
  关键词:幼儿园,人文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 幼儿人文教育资源的内涵及特征
  幼儿人文教育资源是指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所有有利于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提升的各种人力、 物力、财力和信息等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幼儿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努力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幼儿人文教育课程,能够与幼儿园人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人文教育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使其最大限度发挥教育教学价值。幼儿人文生态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潜在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二、 幼儿人文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1、 以教材为主,生成课程为辅,充分挖掘人文教育资源
  教材是教师进行集体教育活动的第一资源,教育目标明确,为一线工作者提供了方向。教材以《指南》为导向,更凝聚了专家学者的先进教育理念,汇聚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精华和实践经验。既有专家对课程理念的专业阐述,也有对孩子们身心特点的探究总结,更有对传统本土文化的传承。因此,教材是我们开发利用人文教育资源的第一手资源。
  幼儿园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故事、儿歌、美术作品、音乐作品、图片、绘本等。例如为了培养小班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教材中专门汇编了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等,通过故事、歌曲以及图片讲述等,能够培养幼儿的快乐情感,消除幼儿入园时的焦虑。再比如中班歌曲《幼儿园里好事多》,歌词为“小桌子谁擦的?小椅子谁摆的?一排排手绢谁洗的?一件件好事谁做的?你不说呀我不说,你不说呀我不说,大家看了笑呵呵。”通过这首歌曲,能够有效培养幼儿为集体服务的自豪感。再如大班教材中的童话故事《月亮船》的故事,通过讲述小蚂蚁迷路,被月亮上的仙女和小兔,在小蚂蚁不停地唱“我的家在东方,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长的墙,那儿有最大的广场——”最终引出小蚂蚁的家乡是中国。由此引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2、充分利用幼儿园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挖掘活动中的教育资源
  不同于学校,幼儿园的课程贯穿在以保教为主的一日活动中,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是我们开发利用人文资源的主要途径。一日活动的多样性和过渡性要求教育者要善于从各个环节挖掘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认真组织好各个环节和过渡环节。并非只有集体教育课程才是传播人文资源的唯一途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从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活动,即: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和体育活动。生活活动又包括来园、盥洗、喝水、进餐、入厕、睡眠、离园等常规性活动。生活活动贯穿在一日生活始终,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入园环节,为了有效的指导幼儿学会叠衣服,我们会运用有趣的儿歌,并搭配直观的流程图,帮助幼儿解决生活自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及自我服务意识。
         叠上衣                         叠口罩             鞋子排排队
  衣服小宝宝 快快来睡觉               口罩宝宝           脚尖碰一碰
  左手抱一抱 右手抱一抱               袋袋藏藏           脚跟碰一碰
  先来点点头 再来弯弯腰               兜里放放           线上碰一碰
  都是好朋友 整齐来排好                                  小鞋多高兴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投放了丰富多彩的材料,以便于孩子动手操作、富有创意地学习游戏。幼儿通过雪花片搭积木、美术制作、角色游戏、图书角等,其创造力、自主意识和想象力以及其社会性都得到发展,成为挖掘人文教育资源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育、生活活动、早操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离园活动、午睡以及一日随机活动都是幼儿园所独有的活动形式,因此,需要我们教育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善于发现的心,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提前精心策划,还要求教育者充分挖掘每个环节的内隐性,抓住随机教育,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快乐地无意性地获取潜在的人文教育资源。
  3、立足教师,开发利用教师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1)教师丰富的知识
  对幼儿教师来说,除了要掌握系统的幼儿教育学科教育、 幼儿教育学科专业教育、 幼儿教育技能教育以及幼儿教育实践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丰富的普通文化教育,即人文学科教育,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社会、伦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掌握了这些教育,不仅加深了教师对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实时实地地对幼儿进行人文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教师面对的正是好学好问的孩子们,孩子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疑问也非常多“为什么太阳是圆的?”“小朋友是从哪里来的啊?”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根本不行的,是不可能及时有效地对幼儿进行人文教育的。
  (2)丰富的情感和教育思想
  教师丰富的情感同样是对幼儿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例如教师对幼儿充满了关爱和尊重,幼儿便会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教师丰富的情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要包括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阶级和民族的敌人的仇恨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义务的义务感、责任感;对社会集体的集体主义感、荣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同志感以及国际主义情感等。理智感:“理智感是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它是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主要包括有新发现新办法时的喜悦感、愉快感;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的怀疑感或惊讶感;不能作出判断时的犹豫感以及对真理的确信感。
  (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是直接作用幼儿并对幼儿有着深刻影响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作为人文教育教育资源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启发式教育教学:启发式教学不仅仅是开启幼儿的心智,更重要的是把幼儿当做一个主体的会思考的人来尊重和对待,幼儿成为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个体,成为独立的人,成为老师的朋友、亲人、知己。在这一教学方法下,幼儿感受到的是被关注、被尊重,被期待,从而不再把自己当做是一个被动的从属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人。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往往是“蹲下来倾听”、“与幼儿平视”,从而让幼儿感受到平等,并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4、关注幼儿,开发利用幼儿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1)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的学习具有体验与经验作用的显著性,他们的经验基本上源于家庭、社区、幼儿园、小伙伴等范围内。经验面狭窄,琐碎,浅显。幼儿的生活基本上源于家庭、幼儿园、社区、同伴等相对较小的范围,幼儿的经验也因其生活范围的局限性及年龄特点,往往比较零散、片面、浅显。因此,成人在面对幼儿的所思、所想、所为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这些特点,加以正确引导,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例如,在对小班幼儿进行爱大自然的教育,有一个小朋友一下子摘了一片树叶,老师可能要说“不能随便从树上摘叶子,这样小树会疼的,要学会爱护小树”。“疼”便是小班幼儿最直接的体验,也是小班幼儿能理解和感受的体验。但如果对小班幼儿大谈植树造林的意义,他们就难以理解了。
  (2)幼儿的情绪情感
  遗传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幼儿在意志力方面表现也是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幼儿做事专心、有序、能独立思考、,有的幼儿富于想象、思想丰富,有的幼儿表现的自主、自信,有的幼儿专注有序、不怕困难,有的幼儿善于合作乐于创新等人格,幼儿的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感染熏陶和具体教育环节的正确引导来实现。启蒙幼儿的人文精神, 教师首先要有人文精神,教师在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幼儿人文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理应受到广大幼教专家、学者及幼儿园实践者的积极关注和重视,值得深入研究。

  • 【发布时间】2021/5/30 16:49:37
  • 【点击频次】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