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宁 宇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时期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成为时代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语文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教学,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小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确,创新是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体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我们应该明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已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不是停留在静态的理解和思考上,而已开始应用于动态的实际操作和运行中。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更新教学理念,渗透创新教育
  语文学科的教学也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必要,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转变观念,才可能达到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如在教《火烧云》时,学习第4—6节时,先让学生默读,说出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引读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进而领悟写法:先写某种动物出现,接着写样子,又写变模糊,不见了,最后写看的人的表现。学生领悟写法规律后,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做到仿有对象,学有目标,还要有创新,鼓励学生用其它动物和静物来比拟火烧云的形状。同时,教师有意地营造质疑问难的气氛,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景,诱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找出疑点,大胆推测和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求学生把练说、练笔结合起来,让学生争相发言,获取信息,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描摹,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悟法——练说——练写,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创新,鼓励求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因为兴趣是创造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而且使知、情、意等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无数成功者的事例证明:兴趣是引发创新的先导,他们的成果、成就无不由兴趣而生。
  三、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可启发学生再造想象,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创新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在教学《坐井观天》时,让学生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怎么想,怎么做了?这样在仿写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想”,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好课文很多,蕴含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素和良机,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把握培养良机,引导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鼓励质疑,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对小学生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的问题很多。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出问题来,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
  五、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因此,教师应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一是明确主题,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二是举行辩论大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辩论中得到锻炼。三是积极为学校网站投稿,尽量发表自己的佳作
  六、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那么教师如何肯定评价,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如: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把“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真棒!”“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常常挂在嘴边。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教学理念,学会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这样能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俊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7年05期
  [2] 杨昌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1年02期
  • 【发布时间】2021/4/26 11:48:28
  • 【点击频次】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