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语言艺术
【关键词】 ;
【正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间教与学的纽带,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对话的主要工具。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不断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创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精湛适宜的语言变无趣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乐学、会学、善学。以下就是我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语言的运用情况。
一、用童真童趣的课堂教学语言诉说信息技术里的童年。
在一堂信息技术课上,要讲到画图软件中直线、刷子和铅笔的任意放大缩小的方法,这个内容在操作上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不形象,又不好操作,按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半数学生能听懂并会操作,但有半数学生只觉得有点兴趣,但操作上有困难。怎么样才能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操作欲望呢?这次在备该节课时,我突然想到了这样的课堂语言:
“孙悟空的金箍棒变成了绣花针放在了我们的画图工具栏里,他现在要请我们想办法把这个金箍棒变大。”
“老师通过努力,终于找到了办法,现在我要把这个秘诀传授给你们,你们可要认真听哦,不认真听你可变化不了金箍棒。”
仅仅这两句话,让孩子们个个都兴趣盎然,而且在听讲时都非常认真,学习的效果也很不错。
当讲解到调整铅笔的粗细时,我又边操作,边简单的说了这样一些话,使孩子们不断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乐趣,并比较圆满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学们,有了变化金箍棒的本领,那就用它来除蛇妖吧,请仔细观看我用铅笔工具怎样迅速画出蛇妖的。”
画好之后,我又风趣的说:“蛇妖来啦,快用你的金箍棒除掉她!”
没等我开始讲操作步骤,很多学生已经按捺不住了,不断举手询问我操作的步骤。从每个孩子流露出对这个知识渴望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因为我巧设的这一情景,其实就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对知识充满了兴趣和渴望。可想而知,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
而在“复制图块”这个内容的学习上,我又根据所学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了这样的语言:
“大家都看过功夫熊猫吧,知道吗,我画的这个功夫熊猫可厉害了,他有一种电影里的功夫熊猫都没有的本领,大家看看是什么本领。”讲完后,我迅速的把已画好的熊猫复制了若干个,学生看了之后都特别惊奇的说道:“哇,分身术,这个功夫熊猫有分身术!”“老师,快教教我们怎么变出来的呀。”
二、用优美雅致的课堂教学语言描述信息技术里的春天。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不乏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如果缺乏优美雅致的课堂语言,势必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如在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描绘美丽的大自然》这一课内容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优美雅致的课堂语言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其实是一扇临着大自然美景的窗户,推开这个窗户,我们看到了窗外的蓝天白云;看到了柳绿花红、郁郁葱葱;听到了可爱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唱着歌;闻到了姹紫嫣红的百花散发着怡人的清香;再看那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连绵起伏、朦朦胧胧……”
在这些语言中,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真实美丽的画面。他们安静下来了,他们垂首沉思,他们正在构思着自己心中的美景。
看到孩子们用鼠标绘制出的蓝天白云,看到那鲜花盛开的枝头站立的翠鸟嘴里吟唱出的一个个音符,我仿佛真切听到了翠鸟的欢歌,仿佛真切看到了那随着清风摆动的花枝,摇曳着清香。
又如,在《设计贺卡》这一教学内容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语言,让学生思绪偏偏,联想不断。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每一次佳节来临之际,也许你的亲朋好友正在为你祝福。也许你也正在思考着为他送出祝福。一个大大的倒福字、一句祝福的话语、一张唯美的图片、一抹淡淡的春色、一轮圆圆的金月、一束清香怡人的鲜花,都能道尽我们的思念。让我们美美的设计一张贺卡载着你的祝福,用我们亲密的信息技术捎去你对亲朋的思念吧!”
短短的一段话,把学生的思绪引向沉思。从他们眼睛里我看到了云云种种的思亲情绪。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贺卡设计倍感亲切,他们好像是直接在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诉说衷肠。
三、用简明清晰的课堂教学语言诠释信息技术里的难关。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很多相对于孩子来说操作复杂,难以理清操作步骤的内容。将这些内容利用简明清晰的教学语言,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制作课件(一)》的制作“展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关系的课件”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语言进行教学。
(一)用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
“平行四边形可以沿着它的对角线化分为两个相等的三角形,那么分出来的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肯定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制作出两个重合在一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动画。”老师通过这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再加上简单的图行演示,就能很好的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
(二)用清晰明确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理清制作思路
“既然我们明确了任务目标是将两个重合的三角形中的一个通过旋转的方式,并设置一定的动画来达到效果,那么我们首先要能绘制三角形,要能复制该三角形,还要能对复制出的三角形进行旋转。那要能实现一个动画效果,我们还应该了解幻灯片中的‘自定义动画’中‘闪烁一次’这个选项的含义——就是闪现一下就不见了,那让多个相同的三角形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依次闪现,会是怎样的一个效果呢?”在这样一层一层,清晰明确的教学语言中,加上一些演示辅助,孩子自然会有所发现。
(三)用简明扼要的教学语言为学生简化操作步骤
“理清了制作思路,我们只需要进行这样的操作:1.画出一个三角形;2.复制该三角形;3.将两个三角形重合;4.对一个三角形进行‘闪烁一次’的动画设置;5.复制若干个该三角形,并调整其位置与旋转角度;6.将复制好并调整好角度的最后一个三角形与没有进行过动画设置的那个三角形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7.将这个三角形的动画设置改为‘出现’方式。”在这样简洁的教学语言描述中,配上老师的简单演示,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的掌握操作步骤。
四、用朗朗上口的课堂教学语言阐述信息技术里的规范。
有时候,教学中运用一些朗朗上口的教学语言不但能让学生对该内容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还能告诫其做出自我省醒。尤其是在学习信息技术中牵涉到的道德规范时,更是大有益处。
在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计算机的软件》中讲解“大家都来使用正版软件”这一内容时,我运用了一些朗朗上口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对该内容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这是我编写的儿歌:
大家都来用正版,正版好处不用言。
尊重他人著作权,告诫自己不欺骗。
在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网上聊天》中讲解“聊天室道德”这一内容时,我又编写了这样一个儿歌:
网上聊天要慎言,不违法来不封建。
杜绝污秽淫乱语,礼貌谨慎记心间。
看来,巧妙的课堂教学语言对于教与学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却可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到最大程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但是,要想设计出基于学习内容和适合学生特点的巧妙语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让教材的每个文字都能为你的巧妙语言提供灵感;其次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等,以便你设计的语言能符合学生的情况;然后,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要从各个领域去获取知识,特别要多关注儿童世界的各种事物,掌握孩子们时下最喜欢、最流行的事物,并试着从儿童的视角去观看世界,用他们的语言来描述世界。
我想,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用语言给孩子们架起一座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传输知识的桥梁。
一、用童真童趣的课堂教学语言诉说信息技术里的童年。
在一堂信息技术课上,要讲到画图软件中直线、刷子和铅笔的任意放大缩小的方法,这个内容在操作上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不形象,又不好操作,按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半数学生能听懂并会操作,但有半数学生只觉得有点兴趣,但操作上有困难。怎么样才能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操作欲望呢?这次在备该节课时,我突然想到了这样的课堂语言:
“孙悟空的金箍棒变成了绣花针放在了我们的画图工具栏里,他现在要请我们想办法把这个金箍棒变大。”
“老师通过努力,终于找到了办法,现在我要把这个秘诀传授给你们,你们可要认真听哦,不认真听你可变化不了金箍棒。”
仅仅这两句话,让孩子们个个都兴趣盎然,而且在听讲时都非常认真,学习的效果也很不错。
当讲解到调整铅笔的粗细时,我又边操作,边简单的说了这样一些话,使孩子们不断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乐趣,并比较圆满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学们,有了变化金箍棒的本领,那就用它来除蛇妖吧,请仔细观看我用铅笔工具怎样迅速画出蛇妖的。”
画好之后,我又风趣的说:“蛇妖来啦,快用你的金箍棒除掉她!”
没等我开始讲操作步骤,很多学生已经按捺不住了,不断举手询问我操作的步骤。从每个孩子流露出对这个知识渴望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因为我巧设的这一情景,其实就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对知识充满了兴趣和渴望。可想而知,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
而在“复制图块”这个内容的学习上,我又根据所学的内容和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了这样的语言:
“大家都看过功夫熊猫吧,知道吗,我画的这个功夫熊猫可厉害了,他有一种电影里的功夫熊猫都没有的本领,大家看看是什么本领。”讲完后,我迅速的把已画好的熊猫复制了若干个,学生看了之后都特别惊奇的说道:“哇,分身术,这个功夫熊猫有分身术!”“老师,快教教我们怎么变出来的呀。”
二、用优美雅致的课堂教学语言描述信息技术里的春天。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不乏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内容如果缺乏优美雅致的课堂语言,势必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如在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描绘美丽的大自然》这一课内容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优美雅致的课堂语言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其实是一扇临着大自然美景的窗户,推开这个窗户,我们看到了窗外的蓝天白云;看到了柳绿花红、郁郁葱葱;听到了可爱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唱着歌;闻到了姹紫嫣红的百花散发着怡人的清香;再看那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连绵起伏、朦朦胧胧……”
在这些语言中,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真实美丽的画面。他们安静下来了,他们垂首沉思,他们正在构思着自己心中的美景。
看到孩子们用鼠标绘制出的蓝天白云,看到那鲜花盛开的枝头站立的翠鸟嘴里吟唱出的一个个音符,我仿佛真切听到了翠鸟的欢歌,仿佛真切看到了那随着清风摆动的花枝,摇曳着清香。
又如,在《设计贺卡》这一教学内容中,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语言,让学生思绪偏偏,联想不断。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每一次佳节来临之际,也许你的亲朋好友正在为你祝福。也许你也正在思考着为他送出祝福。一个大大的倒福字、一句祝福的话语、一张唯美的图片、一抹淡淡的春色、一轮圆圆的金月、一束清香怡人的鲜花,都能道尽我们的思念。让我们美美的设计一张贺卡载着你的祝福,用我们亲密的信息技术捎去你对亲朋的思念吧!”
短短的一段话,把学生的思绪引向沉思。从他们眼睛里我看到了云云种种的思亲情绪。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贺卡设计倍感亲切,他们好像是直接在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诉说衷肠。
三、用简明清晰的课堂教学语言诠释信息技术里的难关。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很多相对于孩子来说操作复杂,难以理清操作步骤的内容。将这些内容利用简明清晰的教学语言,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制作课件(一)》的制作“展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关系的课件”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语言进行教学。
(一)用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
“平行四边形可以沿着它的对角线化分为两个相等的三角形,那么分出来的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肯定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制作出两个重合在一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动画。”老师通过这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再加上简单的图行演示,就能很好的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
(二)用清晰明确的教学语言让学生理清制作思路
“既然我们明确了任务目标是将两个重合的三角形中的一个通过旋转的方式,并设置一定的动画来达到效果,那么我们首先要能绘制三角形,要能复制该三角形,还要能对复制出的三角形进行旋转。那要能实现一个动画效果,我们还应该了解幻灯片中的‘自定义动画’中‘闪烁一次’这个选项的含义——就是闪现一下就不见了,那让多个相同的三角形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依次闪现,会是怎样的一个效果呢?”在这样一层一层,清晰明确的教学语言中,加上一些演示辅助,孩子自然会有所发现。
(三)用简明扼要的教学语言为学生简化操作步骤
“理清了制作思路,我们只需要进行这样的操作:1.画出一个三角形;2.复制该三角形;3.将两个三角形重合;4.对一个三角形进行‘闪烁一次’的动画设置;5.复制若干个该三角形,并调整其位置与旋转角度;6.将复制好并调整好角度的最后一个三角形与没有进行过动画设置的那个三角形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7.将这个三角形的动画设置改为‘出现’方式。”在这样简洁的教学语言描述中,配上老师的简单演示,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的掌握操作步骤。
四、用朗朗上口的课堂教学语言阐述信息技术里的规范。
有时候,教学中运用一些朗朗上口的教学语言不但能让学生对该内容有了很深刻的认识,还能告诫其做出自我省醒。尤其是在学习信息技术中牵涉到的道德规范时,更是大有益处。
在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计算机的软件》中讲解“大家都来使用正版软件”这一内容时,我运用了一些朗朗上口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对该内容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这是我编写的儿歌:
大家都来用正版,正版好处不用言。
尊重他人著作权,告诫自己不欺骗。
在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网上聊天》中讲解“聊天室道德”这一内容时,我又编写了这样一个儿歌:
网上聊天要慎言,不违法来不封建。
杜绝污秽淫乱语,礼貌谨慎记心间。
看来,巧妙的课堂教学语言对于教与学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却可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到最大程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但是,要想设计出基于学习内容和适合学生特点的巧妙语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让教材的每个文字都能为你的巧妙语言提供灵感;其次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等,以便你设计的语言能符合学生的情况;然后,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要从各个领域去获取知识,特别要多关注儿童世界的各种事物,掌握孩子们时下最喜欢、最流行的事物,并试着从儿童的视角去观看世界,用他们的语言来描述世界。
我想,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用语言给孩子们架起一座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传输知识的桥梁。
- 【发布时间】2021/4/26 11:47:07
- 【点击频次】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