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

 

【作者】 牟晓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就小儿发热的病因、家庭护理操作及注意事项作一简述。
  关键词:小儿发热  家庭护理
  小儿发热是家庭中的常见问题,发热时不要急于降温,以免掩盖病情,应遵医嘱正确用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下面就小儿发热时家庭中常用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 小儿发热的常见病因    
  常见病因大致分为两类:感染性疾病: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非感染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肿瘤、内分泌、体温中枢紊乱等。
  2.物理降温    
  患儿体温不高于38.5℃时可仅采用物理降温,高于38.5℃时可物理降温与药物同时应用。
  2.1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是指用32-34℃的温水擦拭上肢、背部、下肢。
  2.1.1优点
  温水擦浴常用于小儿发热,既安全又有效,操作方便。温水擦浴全身的皮肤可使体表血管扩张、使血流加速、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缺氧,增强新陈代谢,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使组织松弛,解除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温水擦浴可使患儿感到舒适而易于接受,同时还有消除汗液、清洁皮肤的作用,并且没有导致出血和惊厥的危险。
  2.1.2操作方式
  擦拭时将浴巾垫于擦拭部位下,以浸湿的纱布垫(小毛巾)包裹手掌、挤干,边擦边按摩,最后以浴巾擦干皮肤。上肢的擦拭顺序为自颈部侧面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再从侧胸经腋窝沿上臂内侧至手心,同法擦另一侧,每侧各擦拭3-5分钟;背部的擦拭顺序为从颈下肩部擦拭至臀部3-5分钟;下肢的擦拭顺序为自髋部经下肢外侧至足背,再从腹股沟经下肢内侧至脚踝,最后由臀下沟经下肢后侧、腘窝至足跟,同法擦另一侧,每侧擦拭3-5分钟。
  2.1.3注意事项
  禁忌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部位,擦拭时间不宜过长,全程不宜超过20分钟。
  2.2酒精擦浴
  2.2.1酒精浓度
  医用酒精的乙醇浓度为75%,发热时用它擦拭身体降温,需要稀释到25%—35%,酒精浓度太高不但刺激皮肤,还会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2.2.2酒精温度
  兑水时水温稍高于体温,以用手腕内侧试水觉得不烫为原则。这样调和后的酒精,温度接近体温,不会因太凉引起不适,也避免了水温太高导致酒精挥发过快。
  2.2.3擦浴部位
  自上而下擦拭血管丰富的部位。从颈部两侧至手臂,再从两侧腋下至手心,接着自后颈部向下擦背部。然后擦下肢,从髋部经腿外侧擦至足背,从大腿根内侧擦至足心,从大腿后侧经膝窝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钟,腋下、肘部、腹股沟部及膝后等大血管处,可重点擦浴,以提高散热效果。前胸、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2.2.4适用范围
  酒精擦浴只适用于无寒战又无汗的患者。出汗通畅时,表明体温已经开始下降,不适合用这种方法。酒精有刺激性,最好不要给2岁以下的幼儿用这种方法。
  3.生活护理
  3.1环境护理  
  房间定期消毒,通风,保持室温24~26 ℃,湿度50%~60%。室内光线明亮柔和,可使电视保持小音量播放童谣或动画片,使患儿感觉舒适。
  3.2饮食护理
  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应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如: 米汤、绿豆汤,既补充营养,又利于毒素的排出; 鸡蛋羹: 既可以补充蛋白质,并且易吸收; 苹果汁: 含有大量维生素C,既可以补充体内营养,又可以中和体内毒素。
  3.3皮肤护理
  密切观察出汗情况,及时为患儿擦汗,更换衣服和被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予患儿勤洗手洗脚,清洗外阴及肛门,防止其他部位出现感染。
  3.4口腔护理 
  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减退,易使食物残渣滞留,便于细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所以对发热小儿还应做好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1次。 
  4.注意事项
  切忌穿衣盖被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切忌滥用退热药物,若应用不当可引起患儿大汗淋漓、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盲目使用抗生素可加重肝脏负担,还易造成菌群失调;有高热惊厥病史及家族史的孩子发热,要及时应用退热剂,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予镇静剂,尽快就医,刺激性强的物理降温法不可使用,以免引起抽风。
  • 【发布时间】2021/4/26 11:45:20
  • 【点击频次】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