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谈谈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少年儿童养成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学校培养他们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是当前我们小学教师基础教育的重中之中。
关键词:班级文化 文明礼仪 实效性
人与人之间总是要打交道的,讲文明、懂礼仪是和对方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学生待人处事的必备素质。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发挥第一映像的作用,上好第一节文明礼仪课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的第一节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文明礼仪课,为今后的教育打好基础、形成氛围。首先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进行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既使学生明白“礼”,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通过示范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首先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的示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接着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的效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从心开始,让文明礼仪走进每个孩子
礼仪教育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如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回应的好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颗真爱的心……对学生而言都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暖意。比如每当放学时,一经过校门处,发现有同学大声问到:“老师好!”我马上表扬这位同学,说:“你真有礼貌,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孩子听了美滋滋的。今后问好的声音更大了。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我班学生在相互带动下,同学们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三、做示范树榜样,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行45度鞠躬礼向学生问好。平时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领巾,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我常常对同学说“请”、“你好”、“谢谢”,对帮班级做事的孩子说“你辛苦了,谢谢你”。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同学坐不正,有同学站不直,我就到跟前帮他坐正,教他站直,让他把胸挺起来,再拍拍他后背,让他再挺一挺,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得到启示,有所提高。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棵小树苗,一棵是直的,一棵是弯的,对学生说:“小树苗是直的,长大也是直的;小树苗是弯的,长大也是弯的。”
四、发挥集体力量,教育激励每个孩子
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孩子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于是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中,我极大限度的运用了儿童对集体的向心力,把个人与集体拴在一起进行教育。按照《小学生守则》等文明礼仪常规要求检查,给表现突出的同学加分,每周评一次,评出班级“礼仪标兵”,相片贴在教室后黑板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每个学生都是监督员,相互提醒,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及时改正。现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人多了。见到老师或客人不主动问好的人少了。集体的荣誉,集体舆论,集体评议活动,教育了孩子,规范了言行。
五、做到齐抓共管,确保礼仪教育稳步推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生活习惯、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介于学生来源较杂,大多是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因此我向全班家长发了文明礼仪倡议书,加强家长的文明行为,取得家长的配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把学生的礼仪行为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每当我到大街、广场上去散步,见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是那么悦耳。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将为之不懈的努力,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小学生德育报》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关键词:班级文化 文明礼仪 实效性
人与人之间总是要打交道的,讲文明、懂礼仪是和对方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学生待人处事的必备素质。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发挥第一映像的作用,上好第一节文明礼仪课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的第一节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文明礼仪课,为今后的教育打好基础、形成氛围。首先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进行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既使学生明白“礼”,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通过示范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首先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的示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接着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的效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从心开始,让文明礼仪走进每个孩子
礼仪教育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如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回应的好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颗真爱的心……对学生而言都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暖意。比如每当放学时,一经过校门处,发现有同学大声问到:“老师好!”我马上表扬这位同学,说:“你真有礼貌,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孩子听了美滋滋的。今后问好的声音更大了。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我班学生在相互带动下,同学们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三、做示范树榜样,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行45度鞠躬礼向学生问好。平时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领巾,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我常常对同学说“请”、“你好”、“谢谢”,对帮班级做事的孩子说“你辛苦了,谢谢你”。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同学坐不正,有同学站不直,我就到跟前帮他坐正,教他站直,让他把胸挺起来,再拍拍他后背,让他再挺一挺,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得到启示,有所提高。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棵小树苗,一棵是直的,一棵是弯的,对学生说:“小树苗是直的,长大也是直的;小树苗是弯的,长大也是弯的。”
四、发挥集体力量,教育激励每个孩子
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孩子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于是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中,我极大限度的运用了儿童对集体的向心力,把个人与集体拴在一起进行教育。按照《小学生守则》等文明礼仪常规要求检查,给表现突出的同学加分,每周评一次,评出班级“礼仪标兵”,相片贴在教室后黑板上。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每个学生都是监督员,相互提醒,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及时改正。现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人多了。见到老师或客人不主动问好的人少了。集体的荣誉,集体舆论,集体评议活动,教育了孩子,规范了言行。
五、做到齐抓共管,确保礼仪教育稳步推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生活习惯、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介于学生来源较杂,大多是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因此我向全班家长发了文明礼仪倡议书,加强家长的文明行为,取得家长的配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把学生的礼仪行为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每当我到大街、广场上去散步,见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是那么悦耳。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将为之不懈的努力,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小学生德育报》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发布时间】2021/4/26 11:41:14
- 【点击频次】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