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童话之光照进现实

 

【作者】 刘晓颖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贾小庄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童话作为文学领域中最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体裁,为儿童营造了充满快乐、幻想、诗意和游戏的美妙体验,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给儿童提供了成长的养料。童话是小学低年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借童话带领儿童进入到语文天地,教师在童话教学的作用下进行幼小衔接,童话及童话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一年级语文教材《动物王国开大会》阐述了童话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一年级童话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动物王国开大会》;童话教学;意义;策略
  童话故事一直是小学生喜欢阅读的儿童文学。小学生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在童话的影响下,他们可以生活在一个“真善美”的童话世界中。在中间自由飞翔,慢慢想象。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童话故事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激发孩子的情感以及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童话已成为小学,尤其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童话对于低段的学生而言,除了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唤起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健康人格意义重大。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动物王国开大会》教材解析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嵇鸿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新选入的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去通知其他所有动物,狗熊在狐狸、大灰狼和梅花鹿的提醒下,说了四次才把要开动物大会的通知说清楚。课文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能够明白发布通知的时候需要把最重要的内容讲清楚和完整。
  (二) 童话教学的定义
  所谓童话教学定义,是指以童话内容为载体、能够促使学生获得快乐、幻想、诗意、游戏体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引领学生进入美丽而富有情趣的童话世界,使学生的兴趣沉浸于幻想境界之中。
  二、小学一年级童话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童话属于一种儿童文学样式,有着较高的语言艺术。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环环相扣,情节深入人心,与其他的文学样式有所不同的是,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现人物特色。并且在童话中角色较多,通过较强趣味性、生动活泼的语言来描叙这些角色,在小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联想,抽象概括这些语言后,会产生逻辑思维方式,也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带领儿童进入到童话故事所创造的情节之中,实现与童话文本的对话,寓教于乐,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二)提高审美能力和阅读兴趣
  童话中的语言较生动、形象、简洁,体现出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同时,童话常通过拟人夸张、拟物的手法来描写故事,使得童话故事充满了荒诞及奇妙美。从意境上来看,一部优秀的童话作品中都展现出新奇及美好的意象,且创造了独特的儿童异想世界,表现出童话故事的意象美和哲理美。同时,童话以儿童可接受的方式描绘了世界上的爱恨情仇、喜悲乐苦等,在欣赏这些童话作品时,可获得以上情感体验,可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同时,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之中,进入到这些童话幻境中,可体验现实生活中所没有体验的过程,从而获得各种美,如幽默美、抒情美、喜剧美等,使得学生懂得如何求真、求善、求美。
  (三)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话教育与儿童想象力、创造力有着密切关系,由于童话世界属于虚幻及想象的世界,利用特殊的方式去表达真实的生活,编织各种故事,加上小学生正处于爱幻想、想象力丰富阶段,正符合了儿童的想象心理特征。同时,在儿童的世界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能够有效交流。引领着儿童进入到新奇、独特、怪诞而迷人的世界,从而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并想象及创造,从而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每一个童话故事都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当孩子们阅读这些童话故事时,他们可以想象动植物,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并使熟悉的环境变得神奇。 简而言之,想象力是童话作品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每个童话都是人类想象力的结晶。通过荒诞及夸张的手法,向儿童展现天马行空的故事,进而给儿童以精神的慰藉。从教育学来讲,小学语文中合理选择童话教材,能够丰富和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并激发创造力。“先读为快”。由于小学生在每一次开学时,拿到新书时鉴于这一原因,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首先对童话故事感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童话课文,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 养成良好个性
  童话源于人们内心的期盼,由一个个触动心灵的故事所组成。可帮助儿童了解整个世界,并赋予其评价世界的能力。同时童话阅读属于经验传递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儿童可与童话故事中的动物、植物、人进行交流对话,从主人公的探险、遇难、情感经历中获得间接经验,进而提高认识、丰富情感、磨练意志,充分舒展、滋润儿童心灵,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演变,人们越来越重视童话中的文学性及儿童性,在完善儿童道德教育上具有重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童话自身包含的道德因素及童话故事中的隐喻。
  三、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一年级童话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说讲让学生初识童话表达美
  语言与思维紧密相连,说故事时语言在头脑中不断组织加工,对思维也是一种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既不失童趣,也富含智慧。说说、讲讲,最终可达到朗读成诵,童话的语言之美也在朗读中全然绽放。如《丑小鸭》的故事,它的语言虽缺乏趣味,却易于唤起儿童内心深处的同情与怜悯,这正是童心中真善美。通过教师的有感情范读,带动学生把握语言的基调去精读、诵读,在读中学生可透过语言、渐渐深入到文本中与主人公交流,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童话与小学生的口吻非常相近,组内分角色读十分适合学生朗读,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自己读、配乐读”等变换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童话语言的气韵之美,在朗读中感悟童话人物的性情之美,让学生慢慢爱上童话这门“有声”的艺术。
  (二)通过创设童话情境激活儿童的想象力
  童话中的奇怪故事通常令人着迷。 因此,童话故事课应该创造一个充满纯真与纯真的境界,使童话故事像磁铁一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孩子们的情感交流打开一扇门,让孩子们听到最真实,最美丽的童话故事,为他们传播想象力的翅膀。比如《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教师以演绎者的身份,用动画和音乐开启了课堂教学的第一幕,顺势把孩子们引到了童话的幻想世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先以直观趣味的童话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激起童趣,让他们感受到童话中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无处而不在。图片往往和儿童心心相通,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教学活动就沿着学生质疑想象的踪迹,一步步地展开了。在这样充满童趣的童话情境中,激发起孩子们阅读的冲动,怀着一颗好奇心去思考,想象故事的变化,学习热情瞬间被点燃了。
  (三)利用童话游戏教学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从《课程标准》可知,小学童话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近童话,读出童话的趣味,享受童话世界带来的美感。因此小学阶段童话的选文多以拟人体为主,语言生动浅显,主人公形象活泼,情节又相对简单,比较适合学生阅读学习。而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思维形象,渴望亲自去体验,因此童话故事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表演剧本。教师要善于融童话于游戏之中,通过“演、读、玩”等形式,使童话教学玩学结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思维发散,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某节课很难保持持久的热情,因此童话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来调节学生的心理。而各种教学方法,如“智力抢答”、“接龙比赛”都是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借多媒体之力启迪儿童的智慧
  随着科技进步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势必会给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带来改变。多媒体的运用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趣味,给学生带来视听觉的享受,同时赋予抽象的童话以灵动的色彩。童话教学借助美的教学方式呈现美的教学内容,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从直观可感的童话形象中感受到童话的艺术美,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想象,培养着学生美感。在小学一年级的童话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有效地借助多媒体,很大程度上不但有助于小学童话教学的优化提升,更对儿童多角度审美情趣的培养大有益处。这种现代技术的运用同时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发起了挑战,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操作技术,并结合童话文体特点灵活应用于教学,才能将童话和多媒体二者的价值同时发挥到最大。
  童话是一种立足于儿童世界,将儿童个体在各个时段的思想感受与情景体验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进行阐述的儿童文学形式。童话的存在是以儿童为前提。童话是儿童的精神家园,是儿童美妙的梦想是儿童天真浪漫的世界。本文就是以一年级语文教材《动物王国开大会》分析了童话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通过说讲让学生初识童话表达美、通过创设童话情境激活儿童的想象力、通过童话游戏教学提高阅读的趣味性等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一年级童话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小学一年级童话教学回归“儿童立场”提供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1]侯宗亮. 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1):117-118.
   [2]陈慧婷. 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 才智,2020(03):29. 
  [3]张丽萍.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探析[J]. 教育革新,2020(06):41. 
  [4]李海娟.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06. 
  [5]邢吉贵.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效果[J]. 文学教育(下),2019(12):78-79.
  作者简介: 刘晓颖 ,女,出生日期(1991年4月4日),2013年6月本科毕业,2014年11月加入教师队伍。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贾小庄小学语文二级教师
  获奖情况:(1)2017年12月  贾小庄小学优秀人才评选中荣获“教学新秀”称号
  (2)2018年12月   贾小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一等奖
  (3)2018年12月   语文教师朗读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4)2018年    小荷杯作文优秀指导一等奖
  (5)2019年9月    城西区语文“好课堂”比赛荣获二等奖
  (6)2019年执教《慈母情深》,认定为青海省门源县小学县级优质课
  教学特长:善于亲近孩子的心理,对语文的阅读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在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开始带给孩子们绘本教学。教育需要一种博爱精神它会浸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缕阳光,温暖灿烂。
  • 【发布时间】2021/3/27 17:54:15
  • 【点击频次】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