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高校日语专业和谐课堂的构建--以阅读课为中心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现在,多数高校日语专业的阅读课都是不够和谐的课堂,多存在教师主体性过强,学生积极性差,学生阅读水平低下的问题。而近几年内高校普遍提倡的构建和谐课堂的教育理念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尝试从教师的角度阐述如何构建日语阅读课的和谐课堂。
关键词:和谐;积极性;自信心
1.引言
构建和谐的大学课堂,是近几年国内高校普遍提倡的较新的教育理念。所谓和谐的课堂就是追求和谐、自然、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主、健康、自由发展的教学环境,创设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园地的课堂。而日语专业的阅读课也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本论文将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青岛工学院日语教育中的阅读课为中心试论和谐课堂的构建目标及方法。
2.日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现在多数国内高校在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的阅读课上,存在如下问题:教师为主体,有明明是阅读课,却变成教师细致讲授课文的精读课的倾向;阅读课对学生阅读水平及阅读速度的提高不能起明显作用,直接表现是学生因为阅读分数不高而无法通过N1、N2等重要考试;课堂上的阅读内容较单一,多缺乏趣味性。由于多数不和谐的阅读课堂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对日语阅读缺乏积极性,知识面狭窄,甚至有很多学生不喜欢看文字,喜欢看漫画或影像。
3.如何构建和谐的日语阅读课堂
为了改变阅读课的现状,构建和谐的阅读课堂,我尝试在阅读课上做到了如下几点:
(1)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霸权,做到师生对等互动交流探讨。很多阅读课老师,往往强调自身的主体性,注重日语知识及技能的提高,却忽视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忽视了师生之间应有的互动。所以阅读课堂往往呈现教师在讲台上拼命讲解单词、语法、课文,而学生被动记忆理解的特征。事实证明,教师如果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任务分配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工作,甚至能够代替老师去讲台上讲解。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带领学生就学生讲解的内容一起进行探讨的话,那么课堂氛围肯定会活跃很多,教学效果也肯定有相应地提高。另外,教师还应该迎合学生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对于一些问题,可以告诉学生,没有答案,老师的答案不一定对,师生一起探讨的最合理的就可以作为答案。而答案的确定必须有明确的依据,这样学生就会仔细阅读文章内容,做到有理有据地讲解自己的观点。
(2)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由于笔者已讲授多年N1对策及日语阅读的课程,发现80%以上的学生N1未合格或虽合格但分数不高是因为阅读部分分值不高或受限。其中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部分的占50%以上。也就是说,阅读速度及阅读准确率低下是N1等考试不合格的重要原因。而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普遍阅读兴趣缺失,阅读积极性不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很难达到足够的阅读量。当然,阅读的根本目的不是考试,笔者只是想通过这一现象说明学生普遍存在阅读兴趣缺失的问题。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建议选用趣味性高难易度适中的教科书或读物。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期全部讲授完一册教科书的难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教科书中的文章进行甄选,例如,如果一学期有16次课的话,可以选6-8次议论文及说明文,3-4次文学性强的文章,剩下的分配给小说及诗歌。以上也是根据学生升学、过级考试及就业来决定的。其次,多进行读书讨论会等形式的活动,每次时间不需要很长,也不需要硬性安排任务,让学生自觉阅读,自觉发表,广泛讨论,这样对所读文章的理解肯定会加深。再次,个人认为,可以临时性地加一些跟时事相关的文章,不给学生设定任务,只单纯性地扩展知识面即可。
(3)提高教学技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不代表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教学技巧。笔者认为,阅读课的教学技巧在于懂思维逻辑,能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读物的情况设置难易度适中的问题,且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也是适中的;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喜好,课堂内容紧凑有节奏,使学生有紧张感,又能适当跑题,让学生轻松一下又能马上回来。笔者在阅读课堂上,为了实现和谐课堂的目标,每次课的流程如下:首先,导入,就文章内容查找课外相关有趣的内容进行概述。此部分时间一定要短,而且用语要简单凝练,通俗易懂;然后,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提出若干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技巧,如果文章课后练习难度较大,那么宜选择较容易找到答案的,如课后练习题较简单则反之,如此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问题分布合理且难易度有层次;再次,在学生进入文章之前,反复强调,答案肯定在文章中有线索,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及课后练习题的答案,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有紧张感,而紧张感是有助于阅读速度及阅读准确率的提高的;最后,一起讨论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参考答案,答案需要一起讨论得出,如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则教师进行诱导,例如,老师选择了某个答案,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请提出论据,如果没有,请大家一起寻找佐证。在此种氛围下,学生会积极地解决问题,既有紧张感,又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我的阅读课堂通常是热烈的。而且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同学是认可的,多数同学认为,通过这样的阅读课,比较轻松地提高了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结语
总之,要构建和谐课堂,教师要改变观念,不要做只站在讲台上的讲师,而是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和谐的阅读课需要教师多思考,多变通,多迎合学生,当然,学生也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求知欲,如此才能达到阅读课上的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1陈蕾.浅论和谐课堂之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04
2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漓江出版社,2006.06
作者简介:刘丽苹,女,1984年4月生,青岛工学院讲师,学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及日本近现代文学、日语教学法等研究;于慧丽,女,1982年1月生,青岛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和日语语言学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等研究。
本论文为青岛工学院董事长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JY016
关键词:和谐;积极性;自信心
1.引言
构建和谐的大学课堂,是近几年国内高校普遍提倡的较新的教育理念。所谓和谐的课堂就是追求和谐、自然、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主、健康、自由发展的教学环境,创设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园地的课堂。而日语专业的阅读课也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本论文将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青岛工学院日语教育中的阅读课为中心试论和谐课堂的构建目标及方法。
2.日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
现在多数国内高校在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的阅读课上,存在如下问题:教师为主体,有明明是阅读课,却变成教师细致讲授课文的精读课的倾向;阅读课对学生阅读水平及阅读速度的提高不能起明显作用,直接表现是学生因为阅读分数不高而无法通过N1、N2等重要考试;课堂上的阅读内容较单一,多缺乏趣味性。由于多数不和谐的阅读课堂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对日语阅读缺乏积极性,知识面狭窄,甚至有很多学生不喜欢看文字,喜欢看漫画或影像。
3.如何构建和谐的日语阅读课堂
为了改变阅读课的现状,构建和谐的阅读课堂,我尝试在阅读课上做到了如下几点:
(1)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霸权,做到师生对等互动交流探讨。很多阅读课老师,往往强调自身的主体性,注重日语知识及技能的提高,却忽视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忽视了师生之间应有的互动。所以阅读课堂往往呈现教师在讲台上拼命讲解单词、语法、课文,而学生被动记忆理解的特征。事实证明,教师如果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任务分配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工作,甚至能够代替老师去讲台上讲解。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带领学生就学生讲解的内容一起进行探讨的话,那么课堂氛围肯定会活跃很多,教学效果也肯定有相应地提高。另外,教师还应该迎合学生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对于一些问题,可以告诉学生,没有答案,老师的答案不一定对,师生一起探讨的最合理的就可以作为答案。而答案的确定必须有明确的依据,这样学生就会仔细阅读文章内容,做到有理有据地讲解自己的观点。
(2)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由于笔者已讲授多年N1对策及日语阅读的课程,发现80%以上的学生N1未合格或虽合格但分数不高是因为阅读部分分值不高或受限。其中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部分的占50%以上。也就是说,阅读速度及阅读准确率低下是N1等考试不合格的重要原因。而究其根源,是因为学生普遍阅读兴趣缺失,阅读积极性不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很难达到足够的阅读量。当然,阅读的根本目的不是考试,笔者只是想通过这一现象说明学生普遍存在阅读兴趣缺失的问题。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在教材的选用上,建议选用趣味性高难易度适中的教科书或读物。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期全部讲授完一册教科书的难度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教科书中的文章进行甄选,例如,如果一学期有16次课的话,可以选6-8次议论文及说明文,3-4次文学性强的文章,剩下的分配给小说及诗歌。以上也是根据学生升学、过级考试及就业来决定的。其次,多进行读书讨论会等形式的活动,每次时间不需要很长,也不需要硬性安排任务,让学生自觉阅读,自觉发表,广泛讨论,这样对所读文章的理解肯定会加深。再次,个人认为,可以临时性地加一些跟时事相关的文章,不给学生设定任务,只单纯性地扩展知识面即可。
(3)提高教学技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不代表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教学技巧。笔者认为,阅读课的教学技巧在于懂思维逻辑,能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读物的情况设置难易度适中的问题,且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也是适中的;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喜好,课堂内容紧凑有节奏,使学生有紧张感,又能适当跑题,让学生轻松一下又能马上回来。笔者在阅读课堂上,为了实现和谐课堂的目标,每次课的流程如下:首先,导入,就文章内容查找课外相关有趣的内容进行概述。此部分时间一定要短,而且用语要简单凝练,通俗易懂;然后,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提出若干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技巧,如果文章课后练习难度较大,那么宜选择较容易找到答案的,如课后练习题较简单则反之,如此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问题分布合理且难易度有层次;再次,在学生进入文章之前,反复强调,答案肯定在文章中有线索,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及课后练习题的答案,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有紧张感,而紧张感是有助于阅读速度及阅读准确率的提高的;最后,一起讨论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参考答案,答案需要一起讨论得出,如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则教师进行诱导,例如,老师选择了某个答案,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请提出论据,如果没有,请大家一起寻找佐证。在此种氛围下,学生会积极地解决问题,既有紧张感,又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我的阅读课堂通常是热烈的。而且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同学是认可的,多数同学认为,通过这样的阅读课,比较轻松地提高了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结语
总之,要构建和谐课堂,教师要改变观念,不要做只站在讲台上的讲师,而是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和谐的阅读课需要教师多思考,多变通,多迎合学生,当然,学生也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求知欲,如此才能达到阅读课上的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1陈蕾.浅论和谐课堂之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6.04
2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漓江出版社,2006.06
作者简介:刘丽苹,女,1984年4月生,青岛工学院讲师,学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及日本近现代文学、日语教学法等研究;于慧丽,女,1982年1月生,青岛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和日语语言学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等研究。
本论文为青岛工学院董事长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JY016
- 【发布时间】2021/12/28 21:05:07
- 【点击频次】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