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非正式教师共同体,凝聚校园正能量
【关键词】 ;
【正文】教育是一种复杂的育人劳动,学校的发展,更需要团队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校园主要的管理形式和组织机构来讲,教师成长共同体作为非正式的校园“亚文化”,能够更加直接地作用和影响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心理,更能满足教师群体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结合学校实际,我校立足于教师的不同发展时期,倡导成立了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如新教师帮带团队,优质课例研究团队,教学集团等,这些纵横交错的非正式的组织,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显示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每学年的优质课例研究团队,推出的经典课例,已经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两个山东省一等奖。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很好的完成“育己”、“育生”、“育校”目标。让那些有共同信念、目标和强烈愿望的教师个体集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信任的团队,能够充分的认识自己、规划自己,能够清醒的培育学生、指引学生,也能够与同事共建积极阳光的校园环境。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时看起来是为了促进他人的发展,事实上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共同体成员中的骨干力量,为整个团队树立了正面形象与榜样,激励其他团队成员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立,完成了对新教师的“人格”培养,和对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
为了让教师共同体的发展步入正规,学校负责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空间。一是提供理论学习空间。在组织教师参加网络远程研修的同时,为教师整理课程整合、教材中观设计和教学案例研究等业务学习内容,奠定了团队共同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提供教育实践空间。每学期的读书论坛、单元教学设计评选、数字故事展示、优秀教学设计大赛、制作中考试题研究微课,为教师共同体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三是提供成果展示空间。每学年的教科研成果展、优秀课堂实录编辑,为教师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增添动力。
作为学校正式团队的教研组,也为教师共同体的发展,铺设了专业发展的"三环路"。“外环”面向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不同的学科教研组,开展不同的学科素养培训活动,彰显出学科特色。比如,语文教师的朗诵会,英语教师的影片配音,数学教师几何画板的使用,所有教师的白板使用和学科活动的设计。“中环”面向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教研组通过坚持组织骨干教师论坛,督促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带领全体教师深入领悟教材内涵,研究课程标准,把准课堂教学的脉搏。“内环”通过每学期的课堂教学比武,帮助每位教师逐步确立自己的学科主张,最终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专业发展共同体,作为学校的非正式教师团队,在促进名师成长,激发教师自我教育热情,凝聚教育合力,释放校园正能量方面,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结合学校实际,我校立足于教师的不同发展时期,倡导成立了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如新教师帮带团队,优质课例研究团队,教学集团等,这些纵横交错的非正式的组织,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显示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每学年的优质课例研究团队,推出的经典课例,已经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两个山东省一等奖。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很好的完成“育己”、“育生”、“育校”目标。让那些有共同信念、目标和强烈愿望的教师个体集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信任的团队,能够充分的认识自己、规划自己,能够清醒的培育学生、指引学生,也能够与同事共建积极阳光的校园环境。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时看起来是为了促进他人的发展,事实上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共同体成员中的骨干力量,为整个团队树立了正面形象与榜样,激励其他团队成员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立,完成了对新教师的“人格”培养,和对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
为了让教师共同体的发展步入正规,学校负责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空间。一是提供理论学习空间。在组织教师参加网络远程研修的同时,为教师整理课程整合、教材中观设计和教学案例研究等业务学习内容,奠定了团队共同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提供教育实践空间。每学期的读书论坛、单元教学设计评选、数字故事展示、优秀教学设计大赛、制作中考试题研究微课,为教师共同体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三是提供成果展示空间。每学年的教科研成果展、优秀课堂实录编辑,为教师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增添动力。
作为学校正式团队的教研组,也为教师共同体的发展,铺设了专业发展的"三环路"。“外环”面向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养。不同的学科教研组,开展不同的学科素养培训活动,彰显出学科特色。比如,语文教师的朗诵会,英语教师的影片配音,数学教师几何画板的使用,所有教师的白板使用和学科活动的设计。“中环”面向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教研组通过坚持组织骨干教师论坛,督促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带领全体教师深入领悟教材内涵,研究课程标准,把准课堂教学的脉搏。“内环”通过每学期的课堂教学比武,帮助每位教师逐步确立自己的学科主张,最终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专业发展共同体,作为学校的非正式教师团队,在促进名师成长,激发教师自我教育热情,凝聚教育合力,释放校园正能量方面,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 【发布时间】2021/12/28 21:03:36
- 【点击频次】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