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挖掘非智力因素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 张满仓

【机构】 陕西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承担着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还有非智力因素对认识动机,认识过程起着强大的制约或促进作用的过程,充分调动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益处很大。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能力素质    课堂教学
  中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意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它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从狭义角度来说,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因素。非智力因素同智力因素一样,都是人们进行认识活动的心理特征,二者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人的基本素质,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同时在发挥着作用,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过程。浓厚的兴趣,热烈的追求,顽强的意志,远大的理想等都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相当大,从某种意义来说,可能比智力因素还要大。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智商差距并非很大,中等生占绝大多数,智商高的与智商低的毕竟是少数,这就是我们必须重视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原因。非智力因素很多,这里从师生方面浅淡几个问题:
  一、加强情感投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激励因素,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感情基础。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要的是感情投入,也就是所谓的情感教学,因为情感是提高认识的重要桥梁,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要达到此目的,我们首先要言美善听,充满激情,以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创造共鸣气氛,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打破课堂上沉闷的局面,使师生在良好、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以强烈的爱心去关怀爱护学生,既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又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既要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帮教,又要摸清每个学生的脾气秉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能主动接近,帮忙出主意、想办法;当学生犯了错误时能耐心开导,讲清道理,以取得学生的信任。
  二、师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量
  师爱是教师情感活动的核心,较之父母爱、同学的关爱有着更为深刻而久远、博大而无私的内涵。师爱虽然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确实是一种能量,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当师生情感和谐一致,亲密无间的时候,教和学的任务才能较好地完成。青少年处于感情日益丰富而又易于波动的人生转折点,对教师的体验也是最敏感的,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时,他上课的情绪会特别好,有学好这位教师所任学科的强烈愿望,不愿使他的老师失望,这时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课堂教学要创造和谐的气氛
  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理应提倡,但不应变严格要求为“严声厉色”,在课堂上斥责以至罚站。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成了逆来顺受的“机器人”,另一部份学生则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格格不入,或干脆不学某科老师的课程。学生只有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环境中,才有利于拓宽知识视野,促进智力发展、迸发创造和想象的火花。师生间紧张对立的情绪和气氛,只会淹没学生的生气、活力及青年特点,扼杀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且,这种气氛也不利于师生间感情、思想的交流,当然也使德育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把握严格要求的分寸和目的,要在教学上创设一种和谐的环境。
  四、眼神反馈与教学调节
  学生听课的眼神,是反馈其心理情感状态的“寒暑表”和思维认识活动的脑电图。课堂上学生的眼神反馈是有轨迹可寻的,就精神状态而言,如果学生目光炯炯,则表明精力键旺奋发;倘若目光浑浊,多表明学生疲惫和心绪不佳。
  五、兴趣是减轻负担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兴趣在教学中作用很大,它渗透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学生的心理状态中,它是积极的“催化剂”,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他们以渊博的知识,流利的口才,充满激情地讲台上讲课时,下面有多少学生露出羡慕与钦佩的眼神,在美妙的享受中吮吸着知识的甘泉,这样融合的情景和浓醇的学习气氛谁会怀疑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呢!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必能获得一定成效,这些成效若得到及时反馈,就能成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的新信息。对学生来说,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可以很快得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反馈形式,是推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利因素。教师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中,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及时,全面的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总之,每堂英语课都能精心设计,挖掘一些英语趣味因素,使英语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从根本上改善英语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乐融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精讲与精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及时调整。从而才能真正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发扬气质和性格优点,克服弱点。
  不同的气质和性格都会取得不同领域的成功。上课时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缺点,指导他们克服自身气质和性格的弱点。比如过于内向的学生,多提问他,让他有在众人面前表达的机会,逐渐摆脱胆中害羞的心理障碍。一些卑感太重的学生,可能让他多做点成绩出来,并对他的能力表示肯定和赞赏。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非智力心理因素,还要运用好这些因素,使之成为教学上的双翼,腾飞的力量,也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 【发布时间】2021/12/28 20:55:09
  • 【点击频次】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