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生物实验生成性教学的教师实施策略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生成性资源的把握是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的核心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又快又准,动态生成是瞬间发生的事情,所以教师对生成新资源的把握要以免错过时机或者把握了无效的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结合教材上的具体实验,准确高效把握生成,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问题。另外,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也有可能是学生的心理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哪些资源可以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使用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整理。本文着重从教师实施角度做出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生成性教学;教师实施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法欠佳,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识,只知道死记硬背。如何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通过研究,从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方面总结适合生物实验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本文着重分析教师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正确理念
从2001年新一轮教学改革如火如茶的在我国开展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教育观念的扭转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着直接的影响。生成性实验教学观念主要有:实验目标观,实验资源观,实验过程观。
1.树立正确的实验目标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和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其中就包括了实验科学素养。实验教学目标对生物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将其分为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既要兼顾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更要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处理好实验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发挥学生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正如钟启泉教授讲到“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2.树立正确的实验资源观
高中生物新课标指出:“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研究开发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来促进生物实验的开设,促进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理念。通过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材料、仪器药品、实验方法、媒体设备等课程资源的优化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只有自身具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才能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也才能成为高中生物新课程合格的实施者。教育中的“生成教育资源”即指存在教育范畴的生成性资源,它是能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叶斓教授曾说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只有及时正确的捕捉到这些资源,才能展示教学的精彩。
3.树立正确的实验过程观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影响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有很多,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随着课堂实验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有所加深,思维不断拓展,学生有可能会产生与教师预设不同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纯属“节外生枝”,加以制止;也有教师能够全面理解课堂教学观念,站在更高的层次,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热情,合理引导与利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课堂变成有生命活力的动态课堂,不断迸射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张扬学生的个性,显示教师的智慧。
二.不断提高教师素养
1.教师要不断充电
实验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教师在实验课前需要大量准备素材,要考虑到各种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善于把握课堂,能抓住生成因素。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能及时抓住生成性教学资源呢?目前,教师不是十分愿意在教学中进行生成,因为使用传统教学方式上课更轻松,生成性教学具有不定性,对教师要求高。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多学习,多充电。教师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充分理解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情也很了解,才能灵活应用生成性实验教学模式。当教师熟练之后,就不用花特别多的时间在备课上,也不会感觉到工作量特别大。
2.教师要不断反思
教师在每一次教学后,都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只有不断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改进生成性教学方法。叶斓教授强调:“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且是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是资源,且是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无论是以语言,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新资源。”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有通过有每节课的总结和摸索,才能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总结每节课生成性教学占用时间为多少,是否影响教学进度?有没有无意义的生成?是不是所有的有意义生成都把握住了?学生的课堂反应如何?这些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归纳,寻找出既不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又易于接受的方式。
结 语
高中生物实验生成性评价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很多老师来讲都很困惑。实验生成性教学评价结果不能以具体的数字来体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还不能完全脱离目标性的评价体系。怎样在生成性教学评价和目标性教学评价之间找到结合点,还未找到解决办法。生成性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推广和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任务,今后还要不断努力,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以便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宇峰.高中化学教学中影响生成性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生成性教学;教师实施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法欠佳,在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识,只知道死记硬背。如何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通过研究,从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方面总结适合生物实验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本文着重分析教师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正确理念
从2001年新一轮教学改革如火如茶的在我国开展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正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教育观念的扭转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着直接的影响。生成性实验教学观念主要有:实验目标观,实验资源观,实验过程观。
1.树立正确的实验目标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和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其中就包括了实验科学素养。实验教学目标对生物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将其分为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既要兼顾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更要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处理好实验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发挥学生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正如钟启泉教授讲到“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2.树立正确的实验资源观
高中生物新课标指出:“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研究开发利用各类课程资源来促进生物实验的开设,促进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理念。通过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材料、仪器药品、实验方法、媒体设备等课程资源的优化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只有自身具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才能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也才能成为高中生物新课程合格的实施者。教育中的“生成教育资源”即指存在教育范畴的生成性资源,它是能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叶斓教授曾说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只有及时正确的捕捉到这些资源,才能展示教学的精彩。
3.树立正确的实验过程观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影响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有很多,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随着课堂实验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有所加深,思维不断拓展,学生有可能会产生与教师预设不同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纯属“节外生枝”,加以制止;也有教师能够全面理解课堂教学观念,站在更高的层次,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热情,合理引导与利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课堂变成有生命活力的动态课堂,不断迸射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张扬学生的个性,显示教师的智慧。
二.不断提高教师素养
1.教师要不断充电
实验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教师在实验课前需要大量准备素材,要考虑到各种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善于把握课堂,能抓住生成因素。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能及时抓住生成性教学资源呢?目前,教师不是十分愿意在教学中进行生成,因为使用传统教学方式上课更轻松,生成性教学具有不定性,对教师要求高。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多学习,多充电。教师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充分理解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情也很了解,才能灵活应用生成性实验教学模式。当教师熟练之后,就不用花特别多的时间在备课上,也不会感觉到工作量特别大。
2.教师要不断反思
教师在每一次教学后,都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只有不断通过反思,才能不断改进生成性教学方法。叶斓教授强调:“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且是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是资源,且是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无论是以语言,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新资源。”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有通过有每节课的总结和摸索,才能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总结每节课生成性教学占用时间为多少,是否影响教学进度?有没有无意义的生成?是不是所有的有意义生成都把握住了?学生的课堂反应如何?这些教师都要进行总结、归纳,寻找出既不影响教学进度,学生又易于接受的方式。
结 语
高中生物实验生成性评价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很多老师来讲都很困惑。实验生成性教学评价结果不能以具体的数字来体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还不能完全脱离目标性的评价体系。怎样在生成性教学评价和目标性教学评价之间找到结合点,还未找到解决办法。生成性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推广和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任务,今后还要不断努力,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以便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宇峰.高中化学教学中影响生成性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 【发布时间】2021/10/27 15:38:50
- 【点击频次】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