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网络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应用

 

【作者】 陈慧玲

【机构】 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提高高职思政课的理论性与实效性,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网络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使用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资源 高职思政课 实践应用
  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据2014年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公布显示,我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五亿,占据中国网民总数的81%。同时,随着中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增多,网民的行为正逐渐向移动端转移。网络给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想想自己作为1/5亿的一员,你平均几分钟低头看一次手机?这种冲击同样出现在我们大学课堂上。一部手机就可“刷帖”,聊天,微博,读书,更有网购和视频,实时在线真的让“沟通无极限”。网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堂,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网络的精彩来丰富课堂,重新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从理论上看,网络资源丰富多彩,经过精心选取可以与高职思政课进行有机结合。
  1.1 网络资源及其特点
  网络资源(从教育角度看)可以理解为网络教育资源,一般是指网络资源与教育相关的部分。它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不同于以往以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为物质载体的传统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是一种以网络为承载和传输媒介的新型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获取便捷、共享高效和交互性强等特点,比如它可以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的表现力;可以通过网络终端的计算机随时随地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具备双向传递功能,这种双向交流还可以同步进行等。
  1.2 网络资源的诸多优点与今天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要求相符合,并能为其目标的达成提供强大的支撑。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法制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素质的重任,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的热点,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着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教育原则下,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以灵活的形式和多样的途径,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到培养过程中来。
  网络资源恰恰能为今天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无论在资源发掘,内容提炼,手段选取还是渠道拓展上都能极大丰富我们的课堂。最重要的是来自网络的信息和方式都是青年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将它们引入课堂不仅增加鲜活的现实感,更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从而达到我们的教改目标。
  2 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使我们的高职思政课从网络资源中获得积极支撑。
  2.1 利用网络资源精心编排授课内容,提高课堂的心灵震撼力。
  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准适宜用网络资源展现的内容,为课堂增加心灵震撼的力量。比如在理想信念这一专题中,涵盖了诸多的知识点,单靠简单的文字或图片难以打动学生心灵,更达不到引起精神共鸣的深度,所以要发掘网络资源的优势,进行精心编排。比如可以播放电影《风声》的最后十分钟,这不仅是电影的高潮和主题展现部分,而且也十分契合理想信仰的主题,尤其是那段革命者选择赴死的内心旁白,不禁让观者心灵震颤、潸然泪下,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2.2 利用网络资源恰当选取授课形式,增加课堂的感觉冲击力。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授课内容的编排,也取决于授课形式的选取,恰当的授课形式可以让平凡的内容异彩纷呈,而这其中的许多环节都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发掘。比如采取自我展示的授课形式,就需要发动学生自己动手,他们用震撼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新奇的视角和极具时代感和感染力的讲解,展示了对问题的理解,既锻炼了学生自组织的能力,又可发现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及存在的认识误区,教师就此可以“对症下药”进行指导了。
  2.3 利用网络资源设置交流平台,加强课堂的教育延伸力
  我们重视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学方式的选择,并不意味着下课了,一切就结束了。一堂好课带给学生的影响力不只是课堂上的震撼和感动,更要有课后更多的思考和探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不仅能让我们看到课堂教学效果,也从学生的问题中看到我们需努力的方向。解答问题的过程也增强了师生感情的交流,有效的延伸了我们的课堂。所以无论是短信、微博,还是QQ或人人,一切“在线”的、“离线”的,“留言”的,“邮件”的,“飞信”还是“微信”的,不仅缩短了距离也达成了教育目的。
  2.4 利用网络资源解决常规教学事务,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规教学事务是指教学中相对固定的,带有程序化的工作。对课堂教学来说小到签到、请假,大到交作业、考查考试等,都会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实现教学教务的信息互通和共享,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管理优化。除此之外,对于高职思政课来说,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平台,可以收集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信息,包括在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校内外社会活动的参与情况等,这对构建合理的思政课评价体系提供了支撑。
  3 实践中需要注意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如何在众多的网络信息中辨别和选取恰当的内容。网络资源纷繁复杂,如何选取既有时代鲜活感,又能体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信息着实需要下番功夫。其次,近年来思政课改革中加大了对实践课的要求,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实践实训课与理论讲授课的紧密对接仍是一个探索中的课题。再次,有关校园网络资源平台的打造需要许多方面的投入,所以要真正做到教务教学信息互通共享其制约因素还很多。最后,要真正发挥网络资源在高职思政课中的优势作用,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知识技能及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对网络资源的甄别、选取和使用,而且如何熟练使用相关的软、硬件也需要老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强大的网络资源为今天改革中的高职思政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网络积极学习,在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同时,兼顾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就可为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
  [2]汪卫,徐宁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
  [3] 王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4]王林. 高校思想品德课教法改革刍议[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4)
  作者简介:陈慧玲,女  ,山东省济南市,职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硕士,讲师  ,思想政治教育.
  • 【发布时间】2020/10/27 10:51:56
  • 【点击频次】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