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

 

【作者】 尼玛曲珍

【机构】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诸多科目中,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生学习不感兴趣的一门,一直以来困扰着政治学科教师的教学,老师感觉有劲使不出。究其原因,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受社会家庭的影响;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风格有关系。本文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积极性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具体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积极性的策略,并主要介绍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调动 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 策略 兴趣
  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教师上课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把握知识结合点
  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原则中的平等互利原则时要结合市场的一般特征和市场交易原则,这样既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又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这一原则,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良好的效果。
  二、设疑、解疑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解我国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的状况时可以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待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后再解答。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人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三、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例如“瞎子摸象”讲全面的观点;“刻舟求剑”讲发展的观点;“椽木求鱼”讲规律的客观性;“掩耳盗铃”讲主观唯心主义;“守株待兔”讲偶然性与必然性等。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四、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兴趣
  教材中有大量的漫画、图片和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挑选的,具有较高典型性的。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运用这些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生动又形象。运用这种方法达到了既掌握知识,又用知识理解社会现象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虽然现成的东西似乎没有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同样也能激发学生兴趣。
  五、创设情境,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授人之鱼”只能饱餐一顿,“授人之渔”终生受用。教师不试着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学生就永远不会学习,永远依赖于老师这一拐杖。因此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改为“诱”,从原来的“教”改为“导”。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中创造一切条件,千方百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说明教学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统一。在教学中,科学又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政治课不仅有了文字和声音,而且有了图像和动画,学生一堂课接受的信息量多了,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透了。
  六、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尝试
  政治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时代性强。因此政治教学必须紧扣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求新的需要,政治课堂教学不能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认识社会的本领,把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提高学生政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社会,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还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标语设计、剪报、新闻时事分析、问答比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参观访问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就能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妹妹;基于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优化[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段涯飞;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吴艳娟;思想品德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 【发布时间】2020/10/27 10:45:56
  • 【点击频次】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