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作者】 黄 蕤

【机构】 小湾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当今,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化学实验能形象、生动、直观地产生化学问题,化学实验能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一、领会《标准》精神。
新标准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新标准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标准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标准的教学内容。。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深刻领会新标准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进行启发讲授。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中,教师的启发讲授是起主导及核心作用的。通过教师的启发讲授,能够使课堂上诸多的知识内容及讨论话题,在学生的思维中巧妙和地联结起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该实验的教学目的或目标,启迪和引导学生进行能效观察和有序的操作。适时而随机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难,引导学生结合实验事实和理解进行总结和概括。如在学生初次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前,启发讲授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要讲授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还要指出在实验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如有的学生在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可以帮助其进行分析,总结出可能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 
在启发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验的本身特点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特别是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为他们从思路、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上排除认识和操作上的障碍,教师的讲解、阐述、指导、点拨、启发性设问、答疑等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启发讲授时,应把握以下原则:1.要点明主题,语文明晰,不能含混不清,模凌两可。2.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想明白,做到小跨度、多层次启发。3.操作要领及要求简明、明确,便于学生记忆和执行。4.要充分估计学生在操作上可能出现的错误甚至危险操作,防患于未燃,在实验开始之前就应引导学生想明白,弄清楚。 
教师的启发讲授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借助于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学生有了足够的实验知识储备,进行实验的效果会更好。
三、开展“问题教育”。
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虽然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一定不会有创造。
实验课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这样,学生将会认真细致地进行实验,深入地分析实验中的问题。学生带着思考走出实验室,将会为下一次更加高效的实验打下基础。
有些教师认为,实验教学没有必要,他们错误地认为传授理论知识是最重要的,甚至要求学生背实验。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非常重要。创新教学并非是要在中小学里培养出各类比赛的获奖者,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化学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趣味小实验”等,应当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给他们带来的生活、学习乐趣,同时,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化学的作用、学会了创造。作为农村教师,还应该注意多让学生利用身边能够利用的材料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化学晚会列为专项内容之一。在晚会上表演节目(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的都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而观众大多是初中学生。丰富多采的晚会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听到“爆竹声声”,学生自然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
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实验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处理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验的关系,又要处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教师指导的关系,还应处理好求知和活动的关系,最终目标追求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乐学,教学高效。
  • 【发布时间】2019/12/30 12:53:10
  • 【点击频次】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