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问题浅析

 

【作者】 岳广森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新课改理念中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学习,那么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良好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群体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彼此学习,合作成长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教学品质,我通过多年初中数学实教学践,从三方面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将学生分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和形式,合作学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向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提倡的是灌输式教学,基本的思路就是将数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师的教一成不变的讲授给学生,运用抽象的训练和记忆来达到教授数学知识的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重要地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不断地应用于广大的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差别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开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不一定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有时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4、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和内容。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并且学生在讨论之后是有所得的。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合作学习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 【发布时间】2019/12/30 12:48:00
  • 【点击频次】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