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励策略的应用

 

【作者】 孙培忠

【机构】 西宁市胜利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我们知道,激励能给人动力,激励的目的在于唤醒。唤醒什么?就是唤醒人的天赋,亦即“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帮助儿童找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天赋。”教学实践中,我们可通过情感、竞赛、榜样和目标等方式不断激励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赞扬以及肯定。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式教学法有着广泛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激励策略;实施应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激励策略是指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愿望等学习内在动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育。因此激励策略是一种教学艺术,其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激励策略的具体方法。大家知道,小学生与成年人比较,他们更需要信任、支持、尊重、关怀的情感和态度,“成功是成功之母”对他们来说更有实际意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激励式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能明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谈谈激励策略在其间的应用。
  一、实施情感激励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所曾经说到:“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人是需要情感的,学生更需要情感来激发学习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通过情感激励策略,关爱学生,为学生创设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激励。在体育教学中,师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灵魂和前提。作为体育教师如果对学生的爱是炽热的,且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全体学生的理解、尊重、期待和严格要求基础上,处处为学生着想,那么自己所作的这些实际工作,就会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同时也只有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充满信心,学生在学习上才会不断前进。
  二、实施竞赛激励策略
  小学生是好表扬好胜的,抓住这种特征,我们就可充分利用体育活动中的竞赛项目,来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中满足好胜好表扬的心理需求。这种方法就是激励式教学法中的竞赛激励。教学中,我们可对侧重于对抗性十足的球类运动,竞技气氛浓的跑、跳、投等,体育教师总是激励学生,为增强竞争意识,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例如,在200M练习中,如果只让学生跑几组200M,学生可能没什么热情,而如果改成4×200M接力赛,学生则很愿意参加,并且积极性很高,比赛中也是用尽全力,练习的效果相当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有目的地制造有节奏的竞争氛围,不但可使学生大脑运转和反映都比平时明显加快,而且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促使学生有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运动才华,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三、实施榜样激励策略
  利用学生身边的先进学生作榜样,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例如,在培养学生运作协调性跳绳活动中,我们可选取跳绳最规范、个数跳的最多的学生,把他作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可以向他学习。通过榜样示范,激励学生都向他学习。榜样示范是激励策略中的重要一种,能培养学生竞争心理,每个人都有想被老师表扬的心理需求,所以在体育跳绳中就会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除了这样的榜样激励外,我们还可对学生在课上所表现的良好思想行为及时做出充分的肯定,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更要善于创造环境和机会,使他们有“亮点”展现,并抓住时机给予表扬,表扬学生在练习、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方面的优点,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成功感,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来激励外,我们还可以用学生心中的明星来激励他们,篮球明星姚明、飞人刘翔等,来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意志,养成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之更好地参与体育学习。
  四、实施目标激励策略
  目标是行动所要得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动机、引导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在活动中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激励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目标激励式教学法,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即能力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力大小,预设不同难度的体育项目来开展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实现自我目标,从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对在练习中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去进行一些喜爱的球类项目进行练习,这样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而在达到增加练习次数的同时,教师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其他较差学生加强辅导,让更多学生进入到合格行列中去。值得强调的是,在体育活动中的目标,我们不能统一设置,必须目标内容具体明确,分层梯度要求,在各个层次上只要学生能“跳一跳”就可实现摘桃的理想,如果在小组活动中,就要让目标也集体目标紧紧结合。
  总之,激励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其种类也繁多,除了本文所列举的外,还有语言激励、情感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方式,给人带来的在兴趣、情感上的变化是一致的,都是催人进步,再继续努力,培养学生积极、自制、不屈不挠,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体育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周明君,浅谈激励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研,1999年。
  [2]孙景民,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激励机制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年。

  • 【发布时间】2019/12/30 12:43:25
  • 【点击频次】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