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者】 拉 仓

【机构】 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更加凸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笔者认为新课改下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生存技能、培养高尚品德、健全健康人格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导演”,而学生是学习和实践体验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演员”。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时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要有“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观念,要有好学生是“宝”、学困生、问题生也是“宝”的理念,以平常随和的心态在学生学习、生活及活动等方面,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创新精神,就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维护、自信心得到唤醒、创新意识得到培育。因为自尊心、自信心乃是学生学习、刻苦奋进、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源动力,尤其对思想品德较差,性格偏激,纪律性涣散,学习上进性不强,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学生,教师更应该“爱”字当头,尊重在先。在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各方面,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零距离接近学生,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始终把自己和学生摆到良师益友的地位上,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的奇思异想,纠正他们的过错,尊重他们取得的成果,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能获得一种成就感,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奋进的劲头,从而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
  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是国家赋予学生的权利,教师即是学生学习的良师,又是学生成长的益友。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教好功课的技能和管好学生的能力。同时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从细微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教会学生生活的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逐步变为主动的“我要学”,把学习当做一种苦中有乐的活动,才能使学习有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进取。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交际,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丰富的个性特点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性差异象严父慈母一样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象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善待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学生就能获得象家庭一样的温暖和关怀,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教师要严于律己,树立影响学生的师表意识
  俗话说:“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就要求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提升学生的品德,自己要有高尚的品德,培育学生的习惯,自己要有良好的习惯,塑造学生的人格,自己要有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当今物欲横流,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欺诈满街的多元化社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只有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扛得住疲倦,以平常的心态拥有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怀和满腔热情,热爱学生的无私情感和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才能用自己的爱赢得学生的爱,才能用自己的信任赢的学生的信任,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所以,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从言行上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禁止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并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以高尚的师德和现代人的品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以无私的奉献精神,高超的教学技艺,渊博的学识水平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老师产生敬佩和感激之情,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教师要信任学生,树立平等和谐的民主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建立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他才会成为一种现实力量。如果对学生缺乏信心,不信任他们,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学和教育上的方法、手段都像纸牌搭小房一样定然倒塌。”这一精辟的论断,给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爱和信任是人类道德的基点,没有爱、没有信任就谈不上教育。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能以“知识权威”、“管理权威”自居,应该把自己和学生放到平等、和谐、民主的地位上,把信任寓于学生学习、生活及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各个方面。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自己所做的事,鼓励他们的行为,肯定他们的成绩,以“听诊器”的角色发现诊断问题,找出不足和差距,倾听他们的意见,实现情感零距离,耐心细致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他们认识不足、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求同存异的目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信任,才能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动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在新课改下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以平常的心态树立高尚的师德,从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切实克服师道尊严的羁绊,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管理意识和独尊意识,增强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拼弃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时时刻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信任学生、善待学生,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19/12/30 12:43:09
  • 【点击频次】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