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那一簇刺,那一丛花

 

【作者】 袁 永

【机构】 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玫瑰花开,娇美动人,而花儿的艳丽与冷傲都是因为花刺的保护,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和酣畅淋漓。而学生,正是我们祖国的花朵,作为园丁,我们在以爱育人的同时,更需要时时用花刺——必要的批评来保护他们,使其远离伤害,茁壮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既要激发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那么,究竟要如何实施批评教育呢?批评学生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一、要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教师,不能以分数论英雄,以成绩定优劣,不以自己的喜好来论定学生,不能“偏爱”更不能“偏恨”,要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学生张某成绩优异,性格乖顺,深受老师的偏爱。每次有人犯错,她便成了正面教材。有一次,她与另一名女生同时在课堂上打盹,老师严厉地批评那位同学:“居然敢在课堂上打盹!怪不得成绩不怎么样!”到了她这儿却成了“困成这样还坚持听课,精神可嘉,值得表扬”。如此显而易见的偏袒引来同学们一阵同仇敌忾的嘘声,更令她羞愤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久而久之,她受到了同学们的孤立与排挤,痛苦不堪。她在作文中写到:自己就像一滴水,渐渐离开了班级的小溪,再也激不起欢乐的浪花,感觉快干涸了。正是教师的“偏”导致了学生关系处于紧张与对立的状态,而该老师也渐渐失去了同学们的爱戴与拥护。
  二、要因人而异,具体分析每一位学生。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地,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因此,批评时采取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大大咧咧的,可以直言不讳;对于自尊心极强的,则需旁敲侧击;对于自命不凡的,不妨一语击中;对于内向羞涩的,则要和风细雨;对男生,不妨直率些;对女生,不妨含蓄些。如此,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指责与批评如同微笑与赞许一样,都是予以关注的形式,都会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实学生所犯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非道德问题,他们的行为动机往往是单纯的,或是出于好奇,或是表现欲。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根本就是“故意找‘批评’”。只是因为得不到关注、爱与温情,学生就会寻求任何一种有可能的关注,甚至是责骂体罚等形式。学生李某每逢上课必定违纪,任课教师皆大摇其头。班主任经过调查了解,终于弄清真相:只要违反纪律,老师就会点名批评,同学们才会注意到他,他就有满足和被重视的感觉。可见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犯错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摸清根源,对症下药。
  三、利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尽量避免“当堂办案”。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学生当堂犯错的几率占一定比例。如果立即加以指责,甚至大发雷霆,不仅影响教师讲课的情绪,打断教师授课的思路,同时还耽误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最主要的,当众训斥,没给他“面子”,刺伤了他的自尊,他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从而走向教育的另一端”。其实,有时候,一个提醒的眼神,一个警示的皱眉,足以让学生心领神会。即便事态严重,也最好先“冷冻”,课后再做处理。如王某成绩平平,玩魔方却是炉火纯青。一次课堂上,正玩得物我两忘,让老师当场抓住。该生以为老师会“立即停课,以儆效尤;拍案怒吼,显示威风”。但该师却只是收了魔方,然后继续上课。课后,在办公室,这位老师欣喜地对他说:“我也玩过魔方,但从未能排齐六面。你居然能将六面同时归一,不简单,了不起。”该生先是怀疑耳朵听错了,继而眼睛湿润了。老师接着说:“这样看来,功课对你来讲,只不过是小菜一碟。不信,试试看。”该生试了,试的结果,末考前进了十五个名次。
  四、语言要文明,形式要灵活。
  心理学家指出:语言指向直接影响语言效果。所以,批评时措辞的选择至关重要。以鼓励性的语言批评学生,激发其自尊心和荣誉感,可使潜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生刘某在校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但英语成绩却很差。班主任奖励他一枝钢笔并对他说:“祝贺你为班级赢得荣誉。如果你能象练书法那样刻苦学习英语,相信一定会迎头赶上的。”这种方式维护了学生的自尊,激发了自信心,使其乐于认同老师的建议。
  善意而又风趣的批评,使学生象品尝甜汤中的酸李子,自己咂摸出个中滋味,并乐于接受。如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居中的张某竟将所有选择题全做错了。数学老师捶捶张的肩膀笑着说:“你居然能将所有正确的选项都挑出来,真不容易啊。”此言一出,连张某也忍不住笑了。笑过之后,抓了半天后脑勺。从此,他起早贪黑学起了数学。
  五、教师要以身作则,勇于作自我批评。
  中学生可塑性大,“向师性强”,他们关注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并时时加以效仿。可见,教师必须从思想到作风,从言行到举止,处处以身作则,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
  “真情靠真情来浇铸,尊重靠尊重来换取”。教师适当的自我批评,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民主平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此时,极力掩盖、拒不认错是不明智的。一位语文老师将“杜甫(fu)”念成“杜甫(pu)”,学生提出异议,该师不悦:“我一直是这样读的,没错!”学生以字典示之,他大怒:“你们的字典是盗版。”他无非是想保全颜面,保住威信,岂不知却适得其反,自毁形象。“知错就该,善莫大焉”。有了错误就要及时改正,还要表示歉意。一句“对不起”加上“谢谢你”,这样会赢得他们的谅解与尊重。
  可见,为了让孩子懂得爱的珍贵,也懂得原则的可贵,更懂得真理的可畏,我们需要恰当地使用批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看,那一丛丛俏丽的花,花开正艳;瞧,那一簇簇在笑的刺,刺上有花。
  • 【发布时间】2019/12/30 12:42:33
  • 【点击频次】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