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作者】 帕提古丽·依明

【机构】 巴州卫生学校体育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中职的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专业课是最重要的,其它基础课和体育课一点也不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逐渐重视起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中职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体育教学,更是不能被忽视的学科。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改进体育教学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样是他们得以完成学业和实现个人发展成长的基础。在中职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完善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有责任培养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学生的身体健康。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认为中职的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玩一玩就好。不仅学生自己不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就连教师对此也是抱以不重视的态度。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是现今所有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呢? 本文根据体育教育的要求探讨出以下策略。 
  一、 运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在教育课上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学生听得烦躁,不愿学、不愿动。所以在教学时体育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才会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参加体育运动的意义,使学生意识到没有健康的身体,不仅难以保证当前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继续升学和将来的工作。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体育项目,大多数学生都会对竞赛或游戏感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恰当地采用竞赛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活动,学生个个都跃跃欲试,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能够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做课堂的主宰者,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听教师的,没有自己的主见,完全遵从教师的计划,这样自己得不到锻炼和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转变的,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是体育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是这样,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导课堂,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积极参与活动。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体育课堂没那么重要,还是学习知识比较重要。教师要让学生转变观念,及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告诉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一些缺乏锻炼,参与不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主动跟他们交流,了解原因,并且转变他们的想法,避免学生逃避情绪的产生。学生的体育能力有高有低,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保持学生的兴趣高涨,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活动,例如拔河等,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同时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且身体也得到锻炼。教师也可以开展足球或者篮球比赛等,让班里的学生分成两组在课堂上进行比赛,女生可以当拉拉队观看比赛。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品,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 
  三、教学内容要选择合理的教学设计思路 
  体育教学内容是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载体。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决定着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体育课程内容选择途径的设计思路,应着眼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传播体育文化,向着娱乐、竞技、个性等多维价值取向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趣味性的教材内容是比较受欢迎的。大多数的教材内容经过设计、加工都可以使之趣味化,因此,课程内容设计要始终围绕着让学生在娱乐中健身,拓宽体育教学的渠道,使体育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培养延伸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并树立起终身体育的体育思想。 
  四、教学过程要有实践性、灵活性与综合性 
  在制定全年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注重实践性,保证绝大数时间用于体育活动实践,避免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其次要注重灵活性,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等,对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也要积极组织一些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形式灵活、方法多样,是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大量无效流逝的时间变得充实有意义。课余体育活动使学生紧张的生活得到了调节,郁闷的心情得到了解脱,不良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最后要注重综合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五、体育锻炼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中职体育教学目的是: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要求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不仅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把体育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活动,传授学生相关的训练技巧,并让学生形成持之以恒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 【发布时间】2019/11/28 14:58:21
  • 【点击频次】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