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还从观念、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赋予教学新的含义。下面我就如何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辅助作用 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电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大力推广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知识型向素质型教育的转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让多媒体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我们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音色清晰、画面形象、影音统一等诸多优点于一体,使教学由抽象到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兼具,形象生动,让数学不再枯燥乏味。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正确运用多媒体,会产生很多良好的效果。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可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在多媒体课件教学环境下,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如: 24时记时法,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时法”时,为了学生掌握一天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并给每个画面配上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极大地增强了数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在兴趣中求知,效果可想而知。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课件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
三、有利于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而现在的许多教学中没有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让学生来运用现实中的生活材料,于是很多时候不能够使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但如果我们能运用网络找到各种与应用题、思考题或计算题等相关的现实材料,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数学也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四、有利于形象地揭示规律
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正确理解掌握知识。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用课件演示,先把一个圆两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16、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有利于增加教学容量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也有规律。借助课件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传递信息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如教“角的度量”一课,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让量角器在角上旋转,所反馈的教学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尽管整节课的容量很大,但学生学而不感其难,教学效果相当好。
六、可以化难为易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
例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运用传统教具很难讲清楚,并且费时较多。利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二等份,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八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地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表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的概念。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引发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尽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多媒体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机会动手、动脑、探索,真正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丽变;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艺术;2011年05期
2. 梁云林;初探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J];学苑教育;2011年07期
3.天霞;多媒体辅助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12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辅助作用 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电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大力推广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知识型向素质型教育的转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让多媒体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我们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音色清晰、画面形象、影音统一等诸多优点于一体,使教学由抽象到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兼具,形象生动,让数学不再枯燥乏味。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正确运用多媒体,会产生很多良好的效果。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可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在多媒体课件教学环境下,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如: 24时记时法,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时法”时,为了学生掌握一天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并给每个画面配上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极大地增强了数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在兴趣中求知,效果可想而知。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作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采用课件动态图像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
三、有利于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而现在的许多教学中没有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让学生来运用现实中的生活材料,于是很多时候不能够使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但如果我们能运用网络找到各种与应用题、思考题或计算题等相关的现实材料,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数学也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四、有利于形象地揭示规律
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正确理解掌握知识。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他们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难以理解化圆为方的道理。用课件演示,先把一个圆两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再把一个圆分成8、16、32等份,并分别进行割补,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的面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有利于增加教学容量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也有规律。借助课件可进行高密度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传递信息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如教“角的度量”一课,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让量角器在角上旋转,所反馈的教学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尽管整节课的容量很大,但学生学而不感其难,教学效果相当好。
六、可以化难为易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
例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运用传统教具很难讲清楚,并且费时较多。利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二等份,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八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地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表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份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的概念。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引发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尽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多媒体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机会动手、动脑、探索,真正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丽变;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艺术;2011年05期
2. 梁云林;初探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J];学苑教育;2011年07期
3.天霞;多媒体辅助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12期
- 【发布时间】2019/11/28 14:56:19
- 【点击频次】463